首页 >> 媒体厦大 >> 正文
厦门晚报:老将出马 他6次解剖抹香鲸 这次最不一样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23日 来源:

●厦大生物博物馆参与国内首例抹香鲸母子标本制作,过程半年以上

●该标本将不在我市展出,我市有两个地方可以看到完整的鲸鱼标本

■抹香鲸被吊运上岸。《深圳商报》薛云麾 摄

■童慎汉在测量抹香鲸的上颌骨。

昨晚,一具抹香鲸骨骼运抵厦大生命科学学院科研教学实践基地,之后,抹香鲸的表皮也将运来厦门。半年后,这些骨骼将连同内脏系统、胚胎(抹香鲸宝宝)一起,在惠州形成整体标本。这头抹香鲸就是前几日误入惠深海域,经多天救援后不幸死亡的怀孕抹香鲸。

【现场】

腥臭味浓烈

一块上颌骨95厘米长

昨晚,记者来到抹香鲸骨骼的存放地点,刚到大门口,一股腥臭味就迎面而来。往里走十几米,昏黄的灯光下,映入眼帘的是一堆巨大的骨骼——它们就是这刺鼻气味的来源。童慎汉指着屋子中间最大的一块骨骼说:“这是抹香鲸的上颌骨。”他拿着尺子量了一下,有95厘米。

童慎汉是厦大生物博物馆执行馆长、厦门市水陆生物研究所所长。受广东中山大学邀请,童慎汉所在的厦大生物博物馆参与该抹香鲸的标本制作。

童慎汉看上去有些疲惫。昨天凌晨1点多,他才从惠州回到厦门。“我们在惠州连续工作了四五天,每天都只睡三四个小时。”童慎汉说,那几天他和团队成员参与了抹香鲸的现场解剖,以及标本制作的其他前期准备工作。

据了解,这头抹香鲸身长10.08米,体重14.18吨。

【讲述】

她最特别的地方

“是肚子里有宝宝”

童慎汉说,他从1994年至今,已经制作了上百例海洋生物标本。这是他参与制作的第六例抹香鲸标本。虽然这头抹香鲸从个头上看不是最大的,却是保存最完整、最新鲜、最有科研价值。

“惠州海洋渔业部门对抹香鲸做了很好的保护。”童慎汉说,与他之前制作过的抹香鲸标本相比,这头抹香鲸最特别的地方是“她肚子里还有宝宝”。他介绍,解剖到乳房时,发现有乳汁渗出。他们怀疑抹香鲸可能怀有鲸宝宝,解剖当即停下。为保证胚胎完整,专家们就如何解剖讨论了半小时。胎盘后来被打开了,里面是一头已经成形的鲸宝宝。经测量,宝宝体长2米。一般来说,抹香鲸出生时体长4米,这说明鲸宝宝发育还未成熟。经再三确认,鲸宝宝为雄性。

童慎汉说,因为抹香鲸宝宝的存在,解剖难度增加了不少。

【计划】

制作标本需半年时间

之后标本将运往惠州

童慎汉介绍,在厦大生命科学学院科研教学实践基地,抹香鲸骨骼将作异味消除处理,该过程需要十天左右。随后,抹香鲸骨骼将运到厦门大学,在专门的场所里制作标本。整个标本制作预计需要半年,届时将会制作成几类标本,包括表皮标本、骨骼标本、内脏系统标本、胚胎标本等。最终,这些标本将在广东惠州形成整体标本。

童慎汉说,这对母子标本一旦制作完成,将成为国内首例抹香鲸母子标本。标本的展示形式可能会考虑做成两副。一副是抹香鲸母体的标本,另一副借助模型和胚胎标本形成的切面,让大家肉眼可以看到抹香鲸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童慎汉说,抹香鲸是哺乳动物,这对母子标本可以让孩子们很直观地了解生命的来源。

厦门这两个地方

可看到鲸鱼标本

这是童慎汉参与制作的第六例抹香鲸标本。他制作的抹香鲸标本个头最大的,是2000年在厦门东部海域被发现的巨型死亡抹香鲸。那头抹香鲸体长18.6米,体重48吨,制成标本后在鼓浪屿“海底世界”展出。

此外,他还制作了国内最大的灰鲸标本。2011年11月,一头长13.09米,重21吨的大灰鲸在平潭被发现,后被确认是我国海域搁浅/捕获记录中的最大灰鲸个体。2014年6月,这头灰鲸标本开始在国家海洋三所鲸豚展馆展出。

她的最后时刻

数度搁浅 多方救援未果

●3月12日9时,一头被渔网缠绕的雌性抹香鲸在大亚湾核电站附近海域被发现;12时20分,鲸身上的渔网被解开,但一直待在浅海。

●3月13日10时50分,抹香鲸进入惠州海域后搁浅;11时30分至15时,潜水员割断鲸口中的残余渔网,抹香鲸向深水游时失去方向,渔政部门调集6条小船防止其再搁浅,但未果;23时45分,她停止不动了。

●3月14日11时左右,专家商讨救治方案,潜水员下水取样检测其身体状况;12时27分,她再次搁浅,左侧身体卡在沙滩上,生命堪忧;14时前后,潜水员为其注射抗生素,但效果不明显。

●3月15日11时15分,专家确定抹香鲸死亡。

(文/记者 郭文娟 吴笛 图/刘东华)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