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2 16:04:18 《金融界网站》
金融界网站讯 2月22日,厦门大学与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在北京联合举行“中国宏观经济高层研讨会暨‘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2017春季预测发布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在会上表示,“政府支出增加,就肯定会通过收税来弥补。只要不减支出,就谈不上降成本。”他表示,削减支出是目前最好的减税路径,但并不被重视。
在题为“迈入高收入经济的政策选择”的发言中直言:“我们虽然面临着宏观经济运行上的困难,但更大的困难来自于宏观经济的决策,面对新形势,如何下手?以减税为例,目前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第一,进行税费的结构性调整,前提是政府制度不变,进行收入的结构性调整;第二,支出不变,减税的同时增加国债,本质是实现国债和税收之间的替代;第三,在减税同时,减少政府支出。
“现在大多数人倾向通过增加财政赤字来支持减税,但这样并没有改变资源配置的格局,反而会增加政府的支出,利息支出中央财政的收支报表是这几年增速最快的项目,虽然近期看企业的成本没有增加,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支出增加,就肯定会通过收税来弥补。所以,只要不减支出,就谈不上降成本。”高培勇表示。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财政赤字比2015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而2016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1800.34亿元,增长了7%。
减税不仅是中国经济的主要任务,也是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所力推的,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曾表示,如果美国把税收从30%降到15%,将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加剧资本回流美国的速度。高培勇表示,虽然在降低税收的同时来减成本是目前最好的减税路径,但目前并不被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