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3日星期五

▲武警漳州支队参与厦门灾后重建。(剑青 摄)

▲台风后,厦门某小区门被倒伏大树压住的小车和保安亭。

▲灵玲马戏城来自俄罗斯、乌克兰、菲律宾等国家的外籍演员们正在扶树。

华大境外生合力扶植紫荆树(吴天适摄)
这个中秋节,福建东南沿海特别是厦门的市民是从缺水、缺电,以及缺窗玻璃开始的。
9月15日凌晨3时许,今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在厦门翔安区登陆,近中心最大风力15级(48米/秒),整个后半夜狂风大作、大雨瓢泼,在厦门岛内五缘大桥测得的阵风达到17级以上(64.2米/秒),创下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新高。这场最强台风最终造成厦门一度大面积停电、停水、通信中断和交通瘫痪、65万棵树倒伏、受灾企业566家、房屋损毁17907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0.5万亩,全市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102亿元……
随着“莫兰蒂”的远去,厦门居民的生活渐渐恢复正常,但台风给公共绿化、设施带来的创伤却一时难以平复。福建省和厦门市正在集各地之力协助民众解决各种生活困难,当地民众自救助人更是成为灾后城市满目疮痍中的一道风景,可谓“风雨之后见彩虹”。
最美校园书声又起
18日清晨,阳光初露。在由华侨旗帜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厦门大学里,所有课程如期开课,学生们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捧着书本赶往教室。这所全国最美的校园里,又响起朗朗读书声。
此次台风造成厦大2万余棵树木损坏,直接经济损失初步估计超过2亿元。但是,中秋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学校已基本恢复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接下来,厦大还将继续全力推进灾后恢复工作。
厦大翔安校区是此次“莫兰蒂”正面袭击的地方,树木大量倒伏,供电供水也遭受较大影响。几天来,校区广大师生员工齐心协力,共同参与灾后校园的修复和重建工作。校级学生机构学生干部、突击队志愿者以及国防生们,牺牲中秋假期,全面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如今,走在校区的道路上,基本不见倒伏的树木,教学区周边的杂物和积水也已不见踪影。教室门窗上的尘土也在众人的擦拭下重现亮光。
19日上午,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2016年秋季学期海外新生开学典礼在翔安校区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200余名海外新生参加了开学典礼。学院黄老师告诉记者:“这几天,通过大家的努力,校园已基本恢复,学院迎新工作也有序进行。”
境外生合力重修紫荆花路
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有一条种满紫荆树的道路,每年11月左右,这条路上都会下起美丽的“紫荆花雨”,引发众人的围观和赞叹。这条路在此次强台风中亦未能幸免,全部倒伏在地。
18日下午,近百名来自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泰国、缅甸、安哥拉等国家的境外生从泉州赶来,与厦门的境外生共同汇聚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灾后重建的现场,协助清理道路垃圾,扶植被台风灾害破坏的紫荆树。“紫荆花代表着香港,它象征着和睦亲情,也代表着内地和香港的紧密联系。”华大校学生会主席、香港学生吴静薇表示,“作为一名香港学子,也作为校学生会的一员,我们有义务自觉地帮助学校灾后重建。”
10余棵紫荆树在大家的努力下被扶起、加固,重新笔直地树立在道路两旁。刚刚在9月份获得华大校长特别奖的香港学生、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陈奕龙也报名参加了此次活动,他说:“在今天的行动中,大家非常有效率地完成了道路两旁树木的救助。我感受到了同学们对华大的热爱,只要同心协力,没有什么困难过不去。”
据了解,这些紫荆树是2012年3月,贾益民校长带领华大学生亲手植下的。当时他还特别提到,“紫荆花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对于我校境内外学生具有特殊的意义。希望他们都能像紫荆树一样茁壮成长。”
用嘉庚精神重建嘉庚故乡
台风“莫兰蒂”,同样让嘉庚故里集美很受伤。台风刚走时,整个集美学村、鳌园一片狼藉,树木东倒西歪,瓦片、玻璃满地都是。“鳌园里,有很多名贵古树和珍贵文物,这次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其中,有一些老树是嘉庚先生当年亲自挑选的,真的很有意义。”集美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张志方说。
灾情发生后,“嘉庚人”以嘉庚精神激励自己,正全力推进鳌园、集美学村等嘉庚纪念胜地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张志方说,嘉庚先生作为著名华侨领袖,嘉庚精神是嘉庚先生留给集美的一笔财富。鳌园、集美学村等,也都是嘉庚先生留给集美的宝贵财产。“作为‘嘉庚人’,我们会尽全力去保护好嘉庚先生留下的遗产,保护好嘉庚先生的事业,相信经过我们的抢修,鳌园内的文物很快就会修复。”、
除了鳌园,集美校委会管理范围内还包括故居、陈列馆、归来堂和归来园等陈嘉庚纪念胜地景区,以及福南堂、龙舟池等建筑物、公有住房,此外还有自管的4条道路等,在台风中均不同程度受损。20日上午,张志方介绍说,集美校委会的150多名工作人员,从15日清晨7点就马不停蹄投入自救行动,已连续工作6天,部队、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也及时伸出援手。记者在现场看到,从嘉庚公园通往鳌园门廊的道路已基本清理完毕,通往纪念馆的一侧道路上,工作人员和工人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倒伏的树木基本上已经扶正,尤其是一些名贵古树,接下去,就是做好这些名贵树木的保活工作。”张志方说。
侨心侨力护侨乡
因受强台风影响,思明区鼓浪屿景区受损严重,其中鼓浪屿历史建筑、侨房、市政绿化等均受到较大影响。初步估算全岛约有3000株树木倒伏,90%以上树木折枝断枝,其中13棵古树名木倒伏,包括海上花园门口的一株500多岁的古树,围墙倒塌约15处,房屋附属物倒塌1处,20多条道路受阻无法通行。
鼓浪屿管委会、思明区政府和各驻岛单位,以及岛上归侨侨眷联合组成多支抢险队,参与路面清理和市容恢复工作。记者看到,虽然目前上岛游客数量仍有限制,但鼓浪屿生产生活秩序正有序恢复,一些特产、海鲜干货、奶茶店已开业。
17日一早,在厦门海沧区兴旺社区一家幼儿园内,许多侨界青年正在海沧区侨联主席杨建良率领下,积极帮助幼儿园清理倒伏的树木,帮助幼儿园迅速复课。杨建良说,看到台风重创厦门的状况,海沧侨界青年和致公党员们立刻在微信上联系组成志愿服务队,上街协助清障,“大家报名非常热烈,长长名单一下就把屏幕都占满了”。
从黄昏战斗到黎明,湖里区迎来美好的清晨——马路整洁如初,洒水车正忙着清理路面的灰尘,安静的街道渐渐热闹起来。经过多个昼夜的连续奋战,全区共清理各类道路725条(其中包括主次干道212条,其余为社区道路和背街小巷),清理垃圾1.77万车次、4016吨,已全面完成路面清障工作,路面清理基本完成。“无论什么身份、身处什么岗位,我们都是厦门大家庭中的一员,面对大灾自助自救即是守护自己的家园。”21日上午,连续参与救灾工作的湖里区居民、侨眷叶良卿如是说。
(许丹董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