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正文
新华社:中国2016秋季经济预测报告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发布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14日 来源:

时间: 2016年9月2日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堪培拉9月2日电(记者王婧 赵博) 厦门大学、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2日在澳大利亚堪培拉联合举行了“2016中国宏观经济高层研讨会暨‘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秋季预测发布会’”。

会议发布了CQMM2016年秋季报告。报告预计,2016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63%;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预计上涨2.01%。

此外,会议还发布了经济参考报与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联合进行的“2016年秋季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问卷调查”的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专家预测中国今年的GDP增速将在6.5%-6.7%之间,CPI增幅将在2.1%-2.5%之间,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稳定,下半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M2)将保持上升趋势,中国央行将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课题组认为,这与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过剩产能行业正在加速去产能的步伐,这推动民间资本加快退出制造业中产能过剩的领域,但同时又难以进入高端制造业、半或准公共服务业领域;另一方面,民间投资在房地产领域的增速没有明显回升,比重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但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的比重却出现上升。这反映出当前的供给侧改革缺乏有效措施引导退出的资本进入新的实体经济领域,同时,现有改革在执行过程中没有完全遵循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

课题组认为,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主要内因是粗放型经济发展导致的过度投资、资源配置结构失衡、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等现象,必须从供给侧改革入手,提升供给的品质和效率,建立全新的供给结构以适应需求结构上的转换,改革的关键是回归市场,重点应放在扩大民营经济的投资领域和提高回报率方面。随着中国逐步进入向高收入经济体过渡的新阶段,这将涉及到建立与高收入经济体相适应的国家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

对于下一阶段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课题组建议下半年实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并配合以宽松财政政策,帮助稳定和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同时落实市场准入政策,扩大投资领域,稳定民间投资预期,加大对民间投资的融资支持,并推进税制结构改革。

与会的澳大利亚学者对于中国的经济改革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经济与政治学院中国经济与商业项目主任宋立刚表示,目前中国面临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全球经济增长失衡等挑战,同时随着中国逐步达到中等收入水准,必须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而产生的增长动力不足问题。其中,制度改革是关键,供给侧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银行业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等都急需推动。他表示,制度改革将有助于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的本次发布是CQMM预测与政策模拟结果的第21次发布,也是继在德国和日本后第三次在海外进行发布。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