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7 12:35:40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厦门6月6日电(记者 付敏)6日,由厦大经济学科研究人员自主编制的人民币汇率国际影响力指数首次公开发布,结果显示:自200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CNY)的变化对世界主要货币和亚洲主要货币的影响力均不断上升。
据介绍,此次发布的系列指数包括人民币汇率国际影响力总指数、人民币汇率对世界主要货币影响力指数、以及人民币汇率对亚洲主要货币影响力指数,考察在岸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世界主要货币(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瑞士法郎、加元、澳元)和亚洲主要货币(港币、新加坡元、韩元、新台币、马来西亚林吉特、菲律宾比索、泰铢、印度卢比、印尼盾)的影响力,采用最新分析网络的计量经济模型进行计算,该模型拥有17个方程和578个内生变量,样本期始于欧元诞生的1999年初,初始样本期是1999年至2004年,经过近3000次迭代估计(recursive estimation)出从2005年开始的人民币汇率国际影响力走势。
研究指出,从人民币汇率国际影响力指数的走势可以看出,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世界主要货币和亚洲主要货币的影响力均不断上升。其中,2005年7月21日的汇改是个标志性事件,指数值向上跳跃,由负变为正,说明人民币对其它货币的影响开始大于其它货币对人民币的影响;同时,几次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使其国际影响力小幅上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也提高了人民币汇率的国际影响力。此外,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8月11日中间价改革的影响有正有负,对亚洲主要货币的影响力上升,但对世界主要货币的影响力反而下降。
负责编制厦门大学人民币汇率国际影响力指数的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和经济学院教授周颖刚、王艺明表示,该指数是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与工具,以数据分析为基础实证研究人民币汇率在国际上和亚洲地区的影响力,也对人民币汇改等政策进行了定量评估,以提高经济政策研究的水平,增强经济政策建议的科学性,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高水平的新型经济学智库的有益尝试。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人民币汇率变化趋势和影响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大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比重不断上升,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会影响到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和贸易往来。
2015年11月30日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这意味着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将对全球货币体系带来非常深远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与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和厦门大学富邦两岸金融与产业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依托全国首个文理交叉的教育部计量经济学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于今年年初开始启动编制发布人民币汇率国际影响力指数,主要跟踪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世界和亚洲主要货币汇率的影响,客观反映人民币汇率在国际上和亚洲地区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