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 2015-07-03 00:00
两封厦门大学录取通知书,相隔两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不同的主人,背后又各自有什么故事?昨日,即将成为大四学生的赖东威和大二学生的王艺淼分别晒出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并讲述自己和厦大的故事。
变化
相隔两年,录取通知书上多了微信二维码和校长签名
三年前收到的那一份录取通知书“大礼包”,赖东威依然保存完好,“录取通知书是EMS快件,里面有通知书、入学须知、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银行卡、手机卡,行李标签和厦大手绘地图。”
通知书有点像贺卡,风格简洁大方,没有过多的装饰,棕色和红色的色调。录取通知书的封面是上弦场和背景建筑,浓缩了厦大的建筑特点,另一面写着动人的“欢迎致辞”——“揭开这心动的一页,开始你新的征程,南国最美丽著名的学府,用大海的胸襟和白鹭的情愫迎接你的到来……”。通知书内页,就是校主陈嘉庚的雕像和校训“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赖东威说,“通知书带来的第一感觉是知识的厚重感。我会一直保存着,很有纪念意义。”
“等学弟学妹来报到,我就荣升学姐啦。”厦门大学学生王艺淼晒出了去年收到的录取通知书。“从家乡带过来,快件封皮都保留着。”在王艺淼心中,这张录取通知书凝结着自己十几年求学之路的记忆。
王艺淼收到的录取通知书,和学长赖东威收到的差异不大。最大的不同,便是右上角的厦大官方微信二维码以及右下角校长朱崇实的签名了。王艺淼调皮地说:“这两年流行微信,我们学校也与时俱进啦。扫一扫,关注百年名校。”而校长签名,据说是从去年的录取通知书上才开始有的,新生看了顿感亲切。
情结
珍藏录取通知书,被学校的思想和精神深深影响
三年的厦大学习时光,赖东威切身感受到了学校浓厚的人文气息,“学校风景很漂亮,生活、学习环境也很好。这里的学习氛围、人文底蕴,宽松的思想环境和拼搏向上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厦大已经在赖东威身上打下了烙印,“我开始对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养成了一套为人处事的原则和价值标准。厦大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思想上的成熟。”
四岁开始画画的王艺淼,热爱摄影,热爱艺术。“当暖风送来录取通知书时,我还在家乡安徽合肥。”王艺淼说:看到那张红色封面时,一路走来的努力都化成喜悦。舍不得拆开信封时的幸福感,王艺淼带着从厦大出发的录取通知书回到了厦大。
本报记者 吴燕如 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