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正文
厦门日报:厦大艺术学院老师 为农村娃上艺术课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29日 来源:

厦门网 2015-06-25 00:00

书法比赛现场。(本组图/海沧区教育局 提供)

学生演奏葫芦丝。

本报讯(记者 佘峥 通讯员 庄洋)东孚位于厦门最西边,一度被称为厦门“西伯利亚”。现在,海沧区教育局不仅要为“西伯利亚”的农村娃开设艺术课,还要厦大艺术学院的老师当“先生”。

昨天,海沧区教育局和厦大艺术学院签订国家级课题研究的合作协议,要对艺术高校参与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进行探索。它的实质是:厦大艺术学院要派老师到厦门一中海沧分校和东孚中心小学(含下属完小),上合唱、舞蹈、管乐、陶笛的艺术课,还要培训一批农村艺术教育老师。

【缘起】

艺术教育实验区“落户”海沧

一方在高校,一方在“西伯利亚”,两边缘何“牵手”?海沧区教育局局长陆晓红说,起源是:2013年海沧区被列为厦门唯一一个“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区”,而实验区就圈定在厦门一中海沧分校和东孚中心小学以及下面的七所小学。

这个实验区据说在一次偶然机会引起了厦大艺术学院艺术家的关注,他们到了一中海沧分校,这所农村校开设的琴棋书画课程,让大学老师们大吃一惊。

因此,在昨日协议签订之前,厦大艺术学院和一中海沧分校已经秘密交往,去年10月,一中海沧分校就已正式挂牌成为“厦大艺术学院农村艺术教育基地校”,厦大的老师们也多次到学校辅导舞蹈和合唱。

今年3月,海沧区作为福建省唯一区域代表,参加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会上,教育部部长特别提到希望高校关注到农村艺术教育。陆晓红说,“我们很自豪,实际上我们已经开始做了。”她为厦大艺术学院点赞,认为他们勇于担当。

【意义】

助力海沧教育更上一层楼

不过,请大学老师来为农村娃上艺术课,会不会太“郑重其事”?

这点得到厦大艺术学院和海沧区的断然否认。厦大艺术学院院长苏力说,事实上,艺术学院长期开设艺术教育本科专业,就是为中小学培养音乐和美术老师的。

这类合作也是互利的,对于大学来说,“红利”之一就是能在农村艺术教学理论上多出成果。

而对于海沧来说,这类合作很早就开始。十几年前,海沧还是小渔村时,就和全国排名第一的师范类高校——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创办“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

现在,海沧教育工作者都有一个共识:几年来,海沧教育敢于“攀高枝”,其实也是倒逼自己站在一个高起点办学,借助“高人”的视野,让自己看到更大的世界。

【详解】

每周课程都规定得一清二楚

从昨日透露的协议内容看,双方的合作“非一般的严谨”,连厦大老师每周要到学校上几节课,上什么内容,都规定得一清二楚。譬如说,厦大艺术学院老师每周要到一中海沧分校和东孚中心小学分别上六节课,艺术课程包括管弦乐、合唱、舞蹈、中国鼓、陶笛、葫芦丝、箜篌,此外,还要为老师上课、负责举办冬令营和夏令营。 陆晓红说,艺术虽然飘渺,但是,我们的合作都是实实在在的,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在浓厚艺术教育氛围的熏陶下,成长为阳光、洋气的海娃!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