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 2015-06-08 00:00
“宏观调控需要发挥作用,增加机构投资者,降低散户投资比例,让老百姓了解股市风险,同时增加信息透明度,邀请专家帮助老百姓看清经济走势,让股市参与者有更多风险防范意识。”

文/本报记者 宗满意 图/本报记者 黄晓珍
在昨日举行的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2015夏季论坛的“对接台湾”分论坛上,来自两岸的经济、金融等业界专家,纷纷就如何把握自贸试验区发展和金融创新等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些专家中,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讲座教授陈树格外引人关注。其实他还曾担任过台湾“财政部”常务次长和台湾证券交易所董事长。他对福建自贸试验区和“一带一路”倡议充满期待,“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和两岸的金融创新,掌握天时地利人和,当下就在福建厦门开了迎金门,两岸共同赢未来”。
“一带一路”集聚天时地利人和
在陈树看来,“一带一路”倡议是结合时空的杰作,有着非常大的机遇。“地利”方面,从福建到东南亚、到中东、到欧洲,涵盖非常多人口,经济总量也很大。“天时”方面,我们现在重启历史上丝绸之路和下西洋走的路,福建就是其中的源头。“人和”方面,福建和台湾有共同的闽南文化,彼此间不管是讲普通话还是闽南话都可以沟通,最重要的还是大中华的文化。
良好的资本市场有助经济长远发展
去年以来,大陆资本市场迎来牛市,企业纷纷上市融资。有专家指出资本市场将推动大陆经济转型升级。
对此,陈树评价说,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可以获得来自原股东和大众的直接融资,如果企业有效运用,可以降低筹资成本,同时经营的稳定性也会得到提高。股票融资没有还款期限,价格将随着企业经营成效的展现而变化。资本市场发展了,将有助于经济走得更稳定、宽广和长远。
新三板与台湾兴柜市场很相似
如今,大陆的新三板日渐火热,目前已有2000多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因为门槛低,今后三五年甚至将有数万家企业挂牌上市。
陈树说,大陆经济体量很大,通过发展资本市场,推出主板、二板、三板乃至四板市场,都将有助于不同的企业上市融资。大陆新三板借鉴了台湾兴柜市场的撮合买卖制度。在台湾兴柜市场,挂牌企业不会集中竞价,但提供透明的资讯信息,股价可以得到体现,而且企业可以利用这个平台通过增发等手段直接融资。
在他看来,资本市场是一个“金字塔”,其中主板市场在顶尖,而新三板、地方股权交易中心等则是金字塔的“塔身”,给股份制企业转让股权和向大众筹资提供了渠道。因此,新三板和兴柜市场就是成长企业的“育成中心”。
宏观调控有助于资本市场稳定
经历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股市大起大落的陈树对大陆当前资本市场的火热也有他的看法。
在他看来,目前股市价格变化跟市场的供应量相关。台湾在那个时候股市快速上涨,一方面是因为上市公司不多,同时加上市场利率比较低,外资参与比例也不大,股价一天的涨跌幅都很大,这就为散户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但是,现在台湾股市很难出现大的涨跌,这是因为机构多了,市场理性多了。现在大陆股市发展,宏观调控需要发挥作用,增加机构投资者,降低散户投资比例,让老百姓了解股市风险,同时增加信息透明度,邀请专家帮助老百姓看清经济走势,让股市参与者有更多风险防范意识。
【人物名片】
陈树,曾担任台湾“财政部”常务次长、台湾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台湾金融研训院董事长、台湾证券柜台买卖中心(OTC)董事长,现任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讲座教授和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