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2014-12-18 00:00

陈金华,著名漆画家,厦门大学教授,2006年应厦大之邀组建教研团队,在他的带领下,学生们都迷上了漆画。今年,厦大共有29件漆画作品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其中七件作品获得获奖提名并进京展出。经过层层评选,应届研究生张玉惠的作品《织情叙意》最终摘得“中国美术奖•创作奖”漆画类桂冠。
●文/图 本报记者 郭睿
昨日,连午饭也没顾得上吃,陈金华又迎来一波记者。从“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术奖•创作奖结果揭晓那天起,他的电话就响个不停。人们发来采访邀请也发来祝贺短信,只因全国唯一的漆画金奖花落厦大。而陈金华,正是带领厦大漆画走上领奖台的人。
厦大向著名漆画家陈金华抛出橄榄枝是2006年。当时,这所综合性大学看到了弘扬漆画这种民族传统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应邀前来的陈金华立即组建教研团队,并开始教授学生。“漆画创作本身充满着神秘和愉悦,金箔、银箔和大漆等不同材质的运用能够打磨出若隐若现各种颜色斑驳厚重的神秘感,而且漆画创作的变化性非常大,该怎么打磨,打磨到什么程度,都能让作品的色彩、机理和图形有所变化。”在陈金华教授的带领下,学生们也都迷上了漆画。用陈金华的话来说,就是被漆画引进门的人都会爱之“如漆似胶”。
今年,厦大共有29件漆画作品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其中七件作品获得获奖提名并进京展出。经过层层评选,应届研究生张玉惠的作品《织情叙意》最终摘得“中国美术奖•创作奖”漆画类桂冠。陈金华这样解读这个荣誉的含金量——历届全国美展评出的金奖作品数量都在18件左右,而本届只评出7件金奖作品,由此可见本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竞争的激烈程度。
也就在这个“赛场”上,陈金华深刻地感受到后生可畏。他告诉记者,全国美展颁奖那天走上台的都是年轻人。“张玉惠是这批获奖者里最年轻的,这次厦大获得铜奖的本科生林智勋、黄建坤和优秀奖的杨耀斌也都是青春正盛。往前看,此前几届在全国美展上获奖的厦门漆画人也都很年轻。”陈金华对此感到欣慰,他说年轻人更有精力投身这样一种智力与体力并重的创作,他们的思维也更为单纯。
来到厦大这九年,这个作品进入人民大会堂、已经成为教授的著名漆画家,他把太多时间和精力都投放在教学中,创作反倒需要额外抽出时间。但陈金华还有一个梦想,就是赶快积累作品,争取尽快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不过,陈金华更期待的,是厦大艺术学院建成更好的漆画教学基地,待那时将有更多学生从这里走向中国美术的最高领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