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小卖部相比,自动贩卖机商业模式被贴上现代和进步的标识。最近,厦大新开了一家更“进步”的超市。
在厦大学生宿舍开的这家超市,它没有自动化设备,没有售货员、收银员,更没有摄像监控,完全自主取货,自觉投币。那么它靠什么维持运营呢?今天的“行进厦门 精彩故事”,我们一起走进这家开在学生公寓里的“诚信自助超市”。

在厦大勤业四学生公寓的楼道转角,我们看见了这家“诚信自助超市“。超市虽小,却拥有方便面、牛奶、卫生纸、作业本等男生宿舍“最爱”商品。据介绍,由于学校的生活服务区与勤业学生公寓有一定距离,这里的同学晚自习后要买东西比较困难,超市设立的初衷就是方便同学们的学习生活。而之所以打造成无人监管的“诚信模式”,则是为了挑战如今社会上经常诟病的“诚信缺失现象”,证明诚信依然存在。
厦大诚信自助超市“店长” 周志伟:大学生更应该有这种高素质,所以我们用这种没有人监控,没有摄像机,没有售货员的一种自助诚信超市来倡导这方面的诚信意识,来提高大家这方面的一些素养。

11月16日超市开始试运营,一个月来,超市试运营状况总体良好,销售货品约3000元,在回收成本的基础上,还发现多了40多元“爱心捐赠”。这是超市一个“有爱”的设计,同学拿了代替零钱的糖果,所多付出的零钱最终会成为公益善款。尽管总体平衡,但试运行期间也出现过坏账,第二周货品成本大于收入,连续三天每天都少收10元货款。
厦大诚信自助超市“店长” 周志伟:我们也不能否认可能会有不诚信状态,但是我们都会有些(财务)公示,让大家看看我们这一期的运营情况,因为如果真的有同学拿了(没付款)他会想,今天可能是由于我 第二天又可能是由于我,他会从不断的这种现象中,从舆论中,他很容易反思,我们希望这种反思能够促进(诚信),如果真的有这个同学,他自己心里会有种内疚感。
由于亏损货款的数额往往会在下一周弥补回来,所以运营团队的同学还是选择相信是有些同学忘了登记,但看到公示提醒,就会自觉还回来了。出于信任,超市设立了赊账制度,方便一时没带零钱的学生,只要登记,通常不把它们当做坏账。而事实证明,到12月11日正式营业时,几乎没有坏账。
材料学院学生 王淇:自己心里面都有一个称嘛,就是自己该投多少钱,买多少东西。
材料学院学生 廖亮 :(在)无人监督、没有监控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自觉做到把规定的金额投到规定的地方,我觉得这个是自己诚信的考验,也可以说是一种锻炼。
超市的运营团队是“勤业先锋党支部”学生党员领导下的一支二十多人的学生团队,利用晚上课余时间义务完成进货、上架、财务登记等各项工作。启动资本则是来自学校和学院的支持。这个不盈利超市的存在,成了老师同学们心中的骄傲。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 杜海林:现在我们在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环,社会上一直在说诚信缺失,我觉得我们作为大学有责任,作为学院有责任,在大学生身上首先践行诚信教育,超市是很好的一个试点。
记者王凡、庄冠俊 通讯员 李静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