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超市,没有收银员,也不设监控,买东西请自个儿交钱,没钱还可以赊账……这么神奇的超市你敢开吗?最近,厦门大学学生公寓就开了这样一家“诚信自助超市”,一个多月下来不但没倒,还赚钱了!今天的《行进厦门,精彩故事》栏目,来听新闻广播记者陈颖发来的录音报道:
在厦大勤业四学生公寓的楼道转角,记者找到了这家“神奇”的诚信自助超市。超市很微型,只有三排货架,分别摆放着方便面、牛奶、作业本之类的小商品。左面墙上挂着“投币箱”,地上写有醒目的一行字:“一平米的诚信,一辈子的本色”。
厦大校园里这样的便民小超市不少,可这家超市为什么敢打出“诚信自助”牌?学生店长周志伟的说法是:(出录音)
“一个超市如果没有售货员,没有监管员,放在大路边上,路上可能就会有素质不高的,顺手就顺走了。但是如果在这栋楼,我们都是材料学院的学生,我们不怕,我们有必要从这个角度来考验大家。先从这个超市的运营方式,看看大家是否诚信。”
11月16号小超市试营业了!负责管理的是材料学院先锋党支部领导下的20多名学生团队。他们不但义务承担了进货、上架、财务登记等工作,还琢磨出了一条经营理念:要打好“诚信牌”,就先得做好“诚信商家”,赢得同学们的信赖。负责会计的夏添同学说:(出录音)
“我们有个三公开嘛,就是团队、账目,还有货物的去向。针对这三个我们都会有公示。全都透明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大家就会知道我们这个超市真的是服务大家的一个超市,让大家来监督。”
眼下诚信超市运营了1个来月,真的就没遇到拿东西不给钱的“主”?负责算账的廖亮同学告诉记者:(出录音)
“有几天出现实际收入比应该收的还少。那时候就对这诚信制度感觉有点怀疑。然后一个月运营下来,扣掉赊销的部分,我们还是赚了钱了!我们财务组做账还感觉蛮开心的,对同学还是很信任的。”
出于信任,超市设立了赊账本,方便一时没带零钱的学生自行登记,先买东西后交钱;与此同时,小超市“诚信指数”的公布,多少在同学中产生了影响。截止12月11号正式营业,诚信超市不但收回成本,还多出了40几块。
厦大材料学院团委书记袁国柱告诉记者,学校给这个小超市启动资金,本意就不是盈利,而是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出录音)
“因为纯粹地为民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第二个,党支部有心来做这个事,他们自己也得到锻炼。通过这一个月的试营业,大家的诚信意识真的得到了很好的考验,他们的诚信指数我认为是盈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