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卫镇》是厦大凤凰花影社首部外文片

《不忍》是医疗题材微电影

《不忍》的导演李嘉洁和演员讲戏

《大卫镇》的导演李佳栩用英文给演员讲戏

一到晚上机房全是人,都在为各组的电影做最后的处理工作。
个别剧组的剪辑经常要通宵加班 (图片均由凤凰花影社提供)
近两年来,微电影热迅速在各大学里蔓延,一时间仿佛只要有台手机,邀上两三个同学,就可以随时随地拍“电影”。在厦门大学有个“凤凰花影社”,酷爱拍电影的成员组成了7个剧组,从今年2月开始,已陆续拍了《不忍》、《大卫镇》、《乌鸦炸酱面》、《阿成》、《第五日》、《遗诗》和《左转第七步》等7部作品。
5月30日,厦大将首次举办“凤凰花季毕业影像展”,届时,厦大新闻传播学院和国内其他各大高校的微电影将在厦大校园内展映。作为主办方,厦大的这7部微电影将在影像展上首映。
□通讯员 罗丽莎 早报记者 张霁平
最有气场导演 8天拍完一部深度电影
说到厦大的微电影,不得不提到李嘉洁这个名字,她是厦大新闻系广播电视新闻大三的学生。在剧组人员眼里,李嘉洁拍戏时非常认真严肃,甚至从来不笑。她会为了追求一个完美的镜头NG10多次,作为导演她只关心效果,她笑称,现场所有人对导演多少都存在不满。
为了电影转专业
李嘉洁刚考入厦大时,学的是公共管理,和她热爱的电影完全不沾边。大一时,她就参与过学校宣传片的拍摄,也拿手机拍过一些很粗糙的短视频。直到大一下学期,她通过一个难度很大的转专业考试,才进入新闻传播学院。
真正让李嘉洁和电影结缘是在大二,这一年她完成了第一部自导自演的微电影作品,开创了大二学生拍戏的先河,还作为交流生去台湾艺术大学电影系,学习怎么拍片、怎么运作。由于不是科班出身,平时也没有相应的课程可以学习,好在学校有专门的老师指导,提供最好的设备,李嘉洁说,“更多的还是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和网络资料,不停地拍和摸索”。
去年,她自编自导的微电影《娱乐至死》在56、优酷等国内知名视频网站上迅速蹿红,还荣获第二届中国西部(国际)电影节短片类二等奖。
自编自导自剪辑
以前拍的都是些校园爱情,而新剧本《不忍》讲述的则是一个医闹团伙在医院当卧底,处理医疗事故的故事。其实在去年11月就开始创作,灵感来源于去年10月一起轰动社会的“温岭杀医案”,让李嘉洁对当下的医患关系产生很深的思考。
这部微电影的导演、编剧、剪辑,全是李嘉洁一个人。她觉得当导演再辛苦至少还有一群人可以商量,惟独编剧是从无到有,光是查资料她就用了1个月的时间,从电影构想到剧本成型又花去2个月,剧本反复修改了无数次,就连在拍摄过程中也在不断修改。
剧组最终决定将电影的拍摄地定在福州,那也是李嘉洁的家乡,考虑到这次是医疗题材,难度较大,在家乡拍戏借场地更容易沟通,还可以借助父母和朋友的力量。剧组共有14个成员,主创人员都是保留上部微电影《娱乐至死》的原班人马,只有助理用的是新人,都是大一大二的学弟学妹。《不忍》选在寒假开拍,必须赶在开学前拍完,因此主创人员大年初四就赶到福州,住的是很便宜的招待所,李嘉洁也是跟剧组一起同吃同住。
剧组的演员,有同学,有父母的朋友,也有随便“抓”来的路人。“导演要求演员要会哭,能哭,马上哭,普通人根本HOLD不住。”剧组制片说,为此专门从演艺机构请了2个专业演员来演。拍戏投资大,对学生剧组来说的确难以负担,李嘉洁说,“专业演员的片酬是按天算的,拍戏的费用是找父母垫付的”。父母并不赞同她拍电影,在福州拍摄期间,父母曾多次到剧组探班,亲眼见到拍戏的辛苦;有次拍夜戏,需要用车,李嘉洁甚至凌晨打电话向父母求助……好在父母只是口头上反对,却在行动上给予了她最大的支持。
《不忍》2月8日正式开机,2月15日杀青,总共只拍摄了8天。至今回想起来,李嘉洁都觉得不可思议,“居然真的拍完了”。目前,这部追求深度的微电影还在后期处理阶段。
奇葩潮男导演 一个梦成就一部科幻片
他叫李佳栩,是厦大传播学大二的学生。拥有帅气外表的他,生活中是一个潮男,但同学们却笑称他是奇葩,因为他是一个不会发脾气的导演,在片场总是尽量营造轻松的氛围,哪怕到了后期处理阶段,遇到对他发脾气的工作人员,他也总是一笑而过。
菜鸟要求当导演
“有天早晨起来,发现被子和墙壁上有很多黑色皮肤、蓝色脉络的蝴蝶,我叫爸妈,却没人应我,于是我推门出去,却发现4栋古堡建筑,在古堡建筑的中庭有个大花圃,里面开满蓝色的花,我忍不住用手去触碰其中一朵,结果花变成蝴蝶飞走了,紧接又是地震,四周的古堡建筑开始坍塌,掉下来的石头也都变成了蝴蝶……”李佳栩说,这其实是他做的一个梦,他觉得这个梦境很真实,于是记录在本子上。去年6月,他还将这个梦以讲述故事的模式写成一部全英文小说,因为他觉得这个梦要用英文写才比较有感觉。
大二时,李佳栩凭借一部以精神病患者视角拍摄的视频短片,被老师应邀参加“凤凰花影社”,加入导演编剧组。刚到影社只有两三个月,他就拿着自己写的剧本《大卫镇》要求当导演。这个剧本的灵感就是源于他的那个梦,其实在剧本成型之前,老师已看中他的影片构思,觉得足够撑起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但拍摄难度非常大,甚至有同学调侃称,都可以拿去好莱坞拍电影了。
原本老师和同学都不赞成由李佳栩来当导演,作为一名新人,从来没跟过剧组,完全不懂拍电影的流程。“很多人加入影社第一年都只能当助理。”但他认为,自己写的剧本自己拍比较有感觉,“就是没有经验,才敢去大胆尝试”。经过老师们反复审,同学们反复讨论,考虑到影片构思真的很好,加上李佳栩的三寸不烂之舌,最终说服了大家。
演员专选外国人
作为导演,李佳栩的确是一个菜鸟。寒假时,他还特意从四川老家飞去福州,跟着《不忍》剧组的导演李嘉洁学习如何拍戏,其间还担当跑龙套的角色。这次观摩也让他学到了整个拍电影的流程。
《大卫镇》一开始找演员很不顺利,因为李佳栩坚持要用外国演员,还专门请了一名华侨大学的研究生把剧本翻译成纯英文。为此,他还遭到不少人的质疑:“为啥非得请外国演员来演?”为了挑选合适的演员,他专门去参加了3次外国人在海边和酒吧办的聚会,最终敲定了男女主演。李佳栩的口语很厉害,跟外国人讲戏沟通基本不成问题。
这是一部科幻惊悚题材的微电影,为此李佳栩找到环岛路海边的一栋废弃楼作为主要拍摄场地,由于演员都是外国人,画面中不能出现跟中国元素相关的东西,剧组还租了欧式家具公司和欧式旅馆来拍摄。
从3月18日开机,为期1个月的拍摄时间。剧组工作人员有40多人,其中摄像、灯光、特效都是找的学长,美术指导和英语顾问找的是学姐。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导演是菜鸟,要被人拉着跑的团队”,但李佳栩并不在意这些声音,他打听谁的能力最强,就拉谁来剧组帮忙。
其实对于这个作品,李佳栩并不满意,觉得跟自己想要的有差距。但拍完这部微电影,也是实现了自己的一个梦,尽管电影呈现的和自己的“梦”不太一样。他有点担心观众会看不懂,因为电影没有旁白,连对白都很少。但他觉得没必要去说服观众,大家看了后感受到什么就是什么。
■相关背景
考虑学生实践力弱
老师拉学生成立影社
“凤凰花影社”是厦大新闻传播技术实验中心负责人洪强拉一帮学生成立的一个特殊学习组织,影社成立于2012年9月。当时作为管理实验室的老师,洪强觉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很薄弱,尤其在视频拍摄和制作方面,需要进行锻炼。影社分为6个学习小组,包括编剧导演组、摄影摄像组、剪辑组、音乐音效组、特效组和数字电影调色组,一周开展两次活动。目前,厦大喜欢拍电影的学生都集中在影社,他们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
去年12月底,影社向全院征集剧本,最后由老师挑出最满意的7部作品,由作品的编剧自行挑选剧组成员进行拍摄。
倡议学生创作电影
未来或代替毕业论文
2012年,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曾带着4部微电影作品来厦大交流,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带动了厦大微电影的发展。厦大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阎立峰介绍说,当时跟台湾学生的作品相比,我们的作品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对学生的触动很大,学校里拍微电影的学生也多了起来。
去年5月20日,阎立峰带着师生一行14人到台湾政治大学进行观摩和交流,这次的展映上放了厦大学生的6部电影作品,得到了很好的反响。在阎立峰看来,学生们的创作题材更贴近自身生活和经验,就连在驾驭影像语言的能力方面也更强了。
阎立峰表示,目前学校只是倡议学生创作电影,而未来可能慢慢要求学生进行创作作品的提交,甚至可以代替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