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正文
东南网:厦大学生调研惠安“鹭山” 致力宣传保护鹭鸟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7日 来源:

2013-05-07 09:42 来源:东南网

在辋川中学开展环保宣传

东南网5月7日讯(本网记者 庄小能 实习生 陆胜成)“五一”小长假,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外出游玩,而厦门大学的19名学生却选择了另一种更有意义的休假方式——到泉州市惠安县辋川镇调研“鹭山”并在当地宣传保护鹭鸟。

缘起:热心环保,关爱鹭鸟

曾剑宇是厦门大学经济学院2011级学生,4月5日,他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关于惠安辋川“鹭山”保护鹭鸟的新闻报道。作为厦门大学绿野协会会员,一向就热爱环保的曾剑宇看到这条新闻时,便萌生了组织一次调研“鹭山”的环保行动。恰好,“绿野协会每年的五一假期都会有五一营的一个活动,”曾剑宇说,于是他决定向绿野协会申报实地调研“鹭山”并开展爱鸟宣传的实践活动。

之后,他便实地踩点,写好策划,进行相关准备工作。向上申报后,如何通过答辩是关键所在。曾剑宇告诉记者,他所写的策划,要经过两轮答辩,而协会要“从几十个策划中选出三个”。他的策划成功通过答辩。接下来,依据“体训和策划工作中的表现”,他从绿野协会会员中选出了19个人,组成调研队伍。曾剑宇说,和绿野协会的其他会员一样,这19个人,都是“因为对于环保事业的热爱而走到了一起”。

按计划,4月29日上午至5月1日上午,这支名为“一鹭有你”的调研团队,在“鹭山”及周边附近开展了为期两天半的实践活动。

实地考察

考察:捕杀不止,环境堪忧

鹭鸟,中型涉禽,是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一类指示动物。惠安辋川镇“鹭山”即辋川镇的麒麟山,过去由于当地居民的砍伐而变成秃山,但十多年前开始封山,之后因树林越加茂密,被鹭鸟“看上”成为“鹭山”。

据“一鹭有你”调研团队分别于29日下午和30日对“鹭山”脚下的峰琦村进行入户走访和对“鹭山”及滩涂地进行实地考察的结果得知,虽然当地曾规定不能捕杀鹭鸟,但因保护力度不够,还是有不少人因利益驱动而无视规定,捕杀日渐减少的鹭鸟。虽然“鹭山”的树林依然茂盛,但鹭鸟却面临被捕杀的威胁。

此前,鹭鸟可在当地的两座山栖息,但因其中一座山建有寺庙,因往来的人多,且不时放鞭炮,鹭鸟只得集中栖息于麒麟山。大约从2005年开始,随着鹭鸟的增多,捕杀鹭鸟的现象频繁发生。虽然已封山,但当地人仍随意上山;虽然不再砍伐树林,但往山上扔垃圾的情况仍发生,一些人特别是小孩子喜欢掏鸟蛋。另据当地村民说,“鹭山”还曾发生火灾。因以上多种因素的影响,鹭鸟从原先的几千只减少到百余只,很多鹭鸟也迁往别处了。

近年来,当地开始重视保护鹭鸟,威胁鹭鸟生存的因素有所减少,但捕杀现象仍屡禁不止。同时,一些鹭鸟常栖息的滩涂、湿地等也渐被当地人开发和破坏,这既不利于鹭鸟栖息,也不利于鹭鸟觅食。有时候,鹭鸟还常去稻田觅食,但践踏了秧苗,村民会投石赶跑。

据看山人何明庆介绍,当地政府计划在海边种植红树林保护生态环境,鹭鸟将受益于此。但令人担忧的是,虽然麒麟山成“鹭山”,对辋川镇来说是一件好事,可大部分当地人却“觉得无所谓”,缺乏保护意识。

厦大学子采访鹭山守山人何明庆

宣传:入户宣传,环保教育

5月1日上午,“一鹭有你”调研团队分别在麒麟山附近的寺庙和村镇开展保护鹭鸟宣传活动,同时也在辋川中学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活动。

但因庆祝妈祖生日庆祝活动已结束,以及天气原因,寺庙的人流较少,宣传不太如意。所以他们主要把力量投入到入户宣传中,挨家挨户进行宣传,向村民讲解鹭鸟保护及生态保护的相关知识。虽然“入的户数比较少”,但大多数村民挺支持他们的这种行动。

在辋川中学进行环教时,也因天气原因,附近的学生来的比较少。按原计划,他们主要是针对中学生,但当天主要是小孩为多,所以他们运用了更为活泼有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鹭鸟和红树林及对其进行保护的有关知识。

后续:欲呼吁多方关注,推动建立保护区

“三天只是一个开始,后面还有的工作。”曾剑宇说,在活动后期,“一鹭有你”调研团队将会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向更多的人进行宣传,以此唤醒大家心中的爱并加入到保护鹭鸟的队伍中。

他们有个打算,想和华侨大学的环保社团合作,把保护“鹭山”行动做成一个长期项目。如果能做成,他们将会联系相关教授和政府部门,“逐渐推动保护区的建立”。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