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2012-12-17 00:00


出席庆典的黄良文教授伉俪。
中国放弃苏联的经济核算模式,采用现在人们所熟知的GDP计算方法,他是最早的推动者之一。
他的学生有不少成了大人物——包括一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三位国家统计局掌门人。
他的一名学生说,借助老师教的知识,自己在两年内用5000万元赚了3.2亿元。
他告诉学生人生的真谛是:千万要健康,千万要快乐,千万要团结,千万要和谐,千万要幸福。
文/本报记者佘峥 通讯员 李静 图/本报记者 姚凡
厦大昨日为从事统计学研究的资深教授黄良文举行从教60年庆典。面对现在已经身价不凡的学生的各种溢美之词,86岁的黄良文在庆典上做了总结,他说,我会把这些好话当成今后遵守和努力的方向。
撇开学问,这位个子敦实的永泰人身上最大的亮点是:他被学生称为他们心中的“佛”——一方面是形容他笑口常开,另一方面是说他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品格。
勇敢者
冒风险倡导西方GDP计算方法
黄良文是新中国第一批研究生,师从《资本论》中文翻译者王亚南。在中国的统计学界,黄良文被认为至少创造了两项引人注目的纪录:他是中国经济统计学界从事统计教学与科研时间最长的——干了60年,今年才不收学生;主编教材总发行量最大——截至目前已经300万册。
事实上,这不是全部。黄良文和现在人们挂在嘴边的GDP(国民生产总值)还有段故事。
1972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收到联合国编送的各国GDP资料,对比中国当时使用的指标有很大差异。国家统计局随即委托厦大对GDP展开研究,黄良文是主要承担者之一。
当时,中国使用的是苏联的GDP计算方法。黄良文回忆说,当时我们先研究美国GDP计算方法,然后用美国的计算方法计算厦门的社会产值。同样一个城市,用西方计算方法和东方计算方法产生的差异让研究者吓一跳。黄良文说,我们的弊病在于大量重复计算。比如说,棉农算了棉花的价钱,纺纱厂计算产值时,又把棉花价格算进去,同理,织布厂把纺纱的价格又算了一遍。
黄良文和他的同事最终向国家统计局提出报告,建议我国也采用西方GDP计算方法。
这个建议不仅牵涉到我国统计制度的重大改革,还要冒政治风险——当时统计被认为是有阶级性的。黄良文说,我们只好在报告的前面,先把资产阶级批了一通,然后再提出我们的建议。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种氛围里,难道不怕被上纲上线吗?黄良文说,坚持科学很重要。
领跑者
先行一步教授证券投资等知识
在中国统计学学界里,黄良文不仅是位勇敢者,还是领跑者。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西方的经济计量学刚开始引入中国时,黄良文立即意识到这是一门把经济学、统计学、数学和计算机技术融于一体的边缘学科,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他立刻投身这一领域在中国发展的奠基。
甚至在厦大都有很多人不知道,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黄良文已经在教授证券投资、金融工程学和投资评估。他认为,科学研究只有贴近生活、面对生活,才可能获得自己的生命力。
黄良文的学生、国泰君安CEO章飚昨日回忆了上个世纪末跟黄良文学习金融工程的情景,他教学生们用数学模型来做投资。章飚说,我用这种方法,用5000万元,两年内赚了3.2亿元。
好老师
用通俗语言解释高深理论
不过,黄良文自己反倒没有发财。他的妻子陈金菊爆料,他只会买基金,一买就跌!
虽然致力于教会学生从统计数据中找出赚钱的机会,但是,黄良文看来只是为了向他的学生展示“统计学之美”,他曾经问他的一位学生:现在年薪有18万吧?人家回答:老师,我单是交税就不止18万了。
比起赚钱,黄良文更感兴趣学生们学了些什么。他的学生,现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谢鸿光说,当时我们既爱上他的课,又怕上——他能用通俗语言来解释高深理论,但回去后,你会发现,他的逻辑性太强,跳跃性太大,要花很多时间去消化。
更让学生头疼的是,他的考试没有范围。黄良文的名言是:我讲过的要考,没讲过的也要考,凡涉及这一领域的,都要考!
谢鸿光说,现在才明白,老师是要引导我们下大气力踏踏实实地学习。
此次,谢鸿光写了一篇文章献给老师,题目叫做《我的老师,心中的佛》,这个题目昨日得到了那些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学生的一阵叫好声。黄良文的不少学生认为,他就是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任何时候,他都面带笑容,有求必应的“如来佛”——从代购教材到找工作,只要学生提出要求,他不会拒绝。
但是,黄良文绝不只是依靠笑容来赢得学生的爱戴。学生取得成绩,他比自己孩子取得成绩还要高兴,因为学生是大批量的。
宽容心
从不强求学生追随自己的观点
黄良文的同事给他取了个外号“老蛇”,说的是他凡事不着急。厦大原副校长吴世农说,在他“不着急”的背后,是他的宽容之心,他从不强求学生追随他的观点。
吴世农原本跟黄良文学习统计,他说,当我决定跟他“分道扬镳”时,他非但没有生气,反倒为我找相关的专家。
不过,在陈金菊看来,丈夫很“小气”——夏天的衣服,每件不超过5元,冬天的每件不超过15元。他家住在校外,每次到学校他都坐公交不打的。
厦大经济学院院长洪永淼说,我们告诉他无数次,可以派车接他,但是他从来不主动打电话。
洪永淼把黄良文的品质概括为“三不”:不争个人利益,不提个人要求,不要特殊照顾。
但是,他似乎又不是吝啬的人。黄良文从教50周年时,学生捐钱为他设立“黄良文奖学金”,用了几年就没钱了。之后的每年,他就自己掏钱奖励学生。
好脾气
即使被欺负也一笑而过
对于黄良文来说,所有学生中,他的最“得意之作”应该是陈金菊——陈金菊1953年考入厦大经济系,数学老师是黄良文。
采访时,心直口快的陈金菊说:他占了数学的便宜,结果是老师“骗”了学生!黄良文在一旁乐呵呵地看着妻子,不说话。
陈金菊继续揭丈夫的“短”,为了丈夫的血糖,她把家里的甜食都藏了起来,但是,她说,他现在可本事了,学会“偷吃”哦!黄良文继续没脾气地听着妻子的数落,最后才憋出一句:我就不说你爱看哭哭啼啼的电视剧那些事。
不仅收视习惯不同,夫妻两人的性格也截然相反。
在公共汽车上,看到穿着中学校服的女生坐在男生腿上,陈金菊大喝一声:你们要干什么!?黄良文无可奈何地问她:你管人家要干什么。
陈金菊说,他就是这样的人,凡事都往好的方面想,看到的也是人家的优点,即使被人欺负,也一笑而过。
一般认为,黄良文脸上的笑容和他这位性格豪爽、好打抱不平的妻子有密切关系。
黄良文告诉学生人生的真谛是:千万要健康,千万要快乐,千万要团结,千万要和谐,千万要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