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与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迅速发展,高水平、高素质的国际化会计人才日益为国际会计服务市场所青睐。厦大会计系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设国际会计班——
开启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本报记者林丽明 宗蕊 通讯员 李静
近日,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收到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广州代表处的贺信,祝贺该校会计系2008级国际会计班苏洲炜同学在2012年6月的ACCA全球考试中取得《中国税制F6》课程中国内地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这是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自2004年开启国际化教学改革以来的又一成果。此前,厦大会计系学生已经先后两次在ACCA全球考试中获得《财务报告F7》课程和《公司报告P2》课程中国大陆第一的成绩。厦大管理学院副院长陈汉文表示,这得益于厦门大学的国际化战略定位和会计系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顶住压力锐意改革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厦门大学会计系就率先把西方会计体系引入中国,成为国内会计教学国际化的先锋。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之后,我国会计服务市场向世界开放,高水平的国际化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中国越来越需要既懂国内的会计体系,又熟悉国际会计惯例的财会人才。”2004年,时任厦门大学会计系主任的陈汉文在管理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决定开展会计系的国际化教学改革。
改革从每年设立本科生国际会计班开始,对专业课程体系国际化改革和建设进行试点。鉴于ACCA的课程和考试体系贴近市场需求,且在国际上享有权威地位,厦大会计系与ACCA合作开设ACCA成建制班,即国际会计班。国际会计班以ACCA全球专业资格考试课程体系为基础,设置本科国际会计方向双语课程体系。这种以整个班级实验会计专业双语课程的模式,在全国属于首创。
国际会计班16门专业课程全部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双语授课、英文考试,对于老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都是极大的挑战。“改革面临的阻力远远超过了我最初的想象。”陈汉文略显激动地说。
“幸运的是,会计系有些老师的专业水平和英语水平都很高,有些还有丰富的双语教学经验。”拥有具备双语教学实力的老师,让陈汉文对教学改革更有底气。采用国外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给老师带来很大的压力。为了激励授课老师,会计系拿出专门经费用于双语课程开发。
改革带来的压力不只在老师,还有学生。国际会计班的学生在大学四年里要比别的同学苦得多。在此次ACCA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苏洲炜说:“学习压力很大,大一时别的会计班同学一小时能看十几页中文教材,而我们看一页英文教材就要用两小时。”
“有一次傍晚,我见到学生提着一个行李箱,还以为他要回家,一问才知道,他是提了一箱子书去上自习。”国际会计班教税法课程的李成老师告诉记者,经过大学四年的磨炼,国际会计班学生的意志力普遍较强,都很能吃苦。
毕业生成“香饽饽”
长期以来,如何把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把会计系学生培养成为既通晓国内会计准则又有国际视野的高级会计专业人才,一直是高校会计领域教育不断思索的问题。厦门大学会计系国际会计班的设立,给这个问题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通过系统学习16门国际会计方向核心课程,学生既能够全面掌握未来就业或继续深造所需具备的会计、审计、税务和法律知识,又能够陆续参加ACCA等国际会计组织的全球资格认证考试,从而获得全球就业的“通行证”和“财会领域的MBA证书”。苏洲炜告诉记者,在今年6月的ACCA考试中,全班50人有36人报考,30人考试通过,其中2位同学已经考完了ACCA全部课程。
厦门大学国际会计班的教学以ACCA考试课程体系为基础,又不拘泥于ACCA。日常的教学更注重会计基本原理的讲解,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每学期只拿出最后3周作为考试指导。”李成老师告诉记者。
“国际会计班的学生表现出了强劲的就业竞争力,英语水平尤为突出。”陈汉文介绍说,国际班毕业的学生竞争力有着很明显的优势,他们其中不少同学进入跨国公司工作,这是一般会计专业毕业生所不能比拟的。
在2008年毕业的第一届国际会计班的54名毕业生中,6人继续在国内攻读硕士研究生,7人出国留学,24人供职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7人在大型国企工作,其余10人就职于国内大型银行、咨询公司、国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
以后每年的毕业生就业都很好,“很多同学在毕业时能拿到十多个offer。”在深圳毕马威工作的苏洲炜告诉记者,今年毕业的同班同学有七八个去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十个左右出国深造,七八个保研,其他的进了国企或是考上了公务员。
国际会计班学生的优势不仅在于就业上,在学术方面同样卓越。国际会计班学生先后在“德勤全国大学生税务精英挑战赛”中获全国亚军,在“Ivey/Coca-cola商业案例大赛”中闯入全国六强,在“毕马威杯管理案例分析大赛”中获得冠军。历届国际会计班通过ACCA全球考试的学生比率高,毕业论文优秀的比例也很高。
国际会计班的成功,开启了会计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并成功入选“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国家级特色专业”(首批2007年度)和“国家级教学团队”(第二批2008年度)立项项目。它不仅创造了一套符合会计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国际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还打造了一支国际化会计专业双语教师队伍。目前共有9位骨干老师获得国际认可的ACCA课程师资资格证书。同时,它还构建了一个国际化专业课程网络平台。
8年过去了,厦门大学会计系的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虽然改革很艰辛,但至少我们对得起这些学生的未来。”陈汉文坚定地说。
相关链接>>>
ACCA,即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TheAssociationofCharteredCertifiedAccountants)成立于1904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及最有影响力的专业会计师组织之一,也是在运作上通向国际化及发展最快的会计师专业团体。ACCA课程是根据现时商务社会对财会人员的实际要求进行开发、设计的,特别注意培养学员的分析能力和在复杂条件下的决策、判断能力,现已被联合国采用作为全球会计课程的蓝本。
ACCA考试共有14门考试。ACCA会员资格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尤其得到欧盟立法以及许多国家公司法的承认。所以,拥有ACCA会员资格,就拥有了在世界各地就业的“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