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 日期:2011-07-16
2011年第二季度厦门消费者信心总指数发布
本报讯 (记者 佘峥 通讯员 李静) 昨日新鲜出炉的一份消费信心总指数调查指出,无论是厦门还是整个海西区,人们对于未来三个月到半年的消费态度,基本上是“不敢买股票、基金,也不想买房,认为物价还会上涨”。
由厦门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和厦门银行组成的课题组昨日联手发布“2011年第二季度海西城市居民金融、旅游、消费信心指数”认为,通胀、楼市、股市、就业等阴影笼罩着海西,不过厦门居民的旅游信心指数却逆势上扬。
调查以电脑随机抽样方式对福建、江西、广东、浙江等海西23个城市20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共调查4239个样本。这也是课题组第10次发布这类季度报告。
厦门房地产
购买信心指数最低
从第二季度厦门的金融、旅游、消费信心总指数来看,厦门的消费者总体信心指数创2011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新低。课题组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稳定因素较多,全球石油价格持续走高,国内CPI(物价指数)高位运行,都是影响居民总体信心指数的原因。
在影响消费信心的6项信心指数中,得分最低的是房地产购买信心指数,创下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新低。课题组分析说,事实上2011年厦门市政府为调控房价出台了限购令等多项措施,但是,可能是由于刚性需求等其他原因,房价依然维持只升不降的走势。课题组认为,抑制投机性需求和保障使用性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从而稳定房价,是当前政府要解决的课题。
在金融、旅游和消费三大指数中,金融信心指数(居民金融产品投资计划和投资比重)一直最低,本季度也是如此。据指出,这是因为近期国内物价疯长、CPI指数不断创新高,而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抑制通货膨胀,势必会影响居民对金融投资的信心。课题组还有个有趣的发现,文化程度越高者,金融信心指数越低。
八成以上受访者
认为物价还会涨
猪肉价格不断上涨,连方便面和水的价格都在蠢蠢欲动,这些都影响了人们对物价的信心,海西居民的物价指数一路下滑,八成以上受访者认为,未来物价不会跌,甚至还可能更高。调查显示,厦门的物价信心指数低于海西的平均指数,说明厦门消费者对物价上涨更为敏感。
不过,在各项消费信心指数基本都往下掉时,厦门居民的旅游信心指数却逆势上扬,这显示厦门居民未来有出行的打算,认为本地旅游收入会增加。课题组说,这与动车发展和厦门成为首批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城市有关。
消费者信心总指数
消费者信心总指数包括消费指数、金融指数以及旅游指数,这三大指数又由物价水平、家庭经济、金融投资计划、耐用品购买、旅游出行计划等指标组成。这类消费者信心总指数的调查,被认为是社会经济的“温度计”——通过观察指数,可以清晰判断居民的消费开支意愿变化,以便测量出社会经济的“身体状况”,供决策者“对症下药”。
换句话说,虽然昨日发布的是2011年第二季度消费者信心总指数,但是,事实上却是对未来的预测——调查体现的是民众对于未来半年的消费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