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 日期:2011-06-17

阿达·约纳特正在发表演讲。(潘万华 摄)
【核心提示】
她是女人,是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人——2009年,以色列人阿达·约纳特和另外两名科学家分享了诺贝尔化学奖,这也是近半个世纪来女科学家再次获得化学奖。
还远不止这些,阿达的魅力还在于:她的生活同样精彩,她是孙女眼中最棒的祖母,她喜欢煮饭,喜欢游泳,年轻时酷爱打网球。
昨日,被称为“以色列居里夫人”的阿达应邀到厦大演讲,她对一群围着她问“如何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取得平衡”的女记者说:事业和家庭一样重要,只要你爱家庭,爱科学,就不存在事业和家庭相互冲突的问题。
她还认为:科学上并没有性别之分。当日,她发表题为《神奇的核糖体:小小抑制剂及其前生命起源的启示》的演讲,介绍助她摘取诺贝尔奖的核糖体。
本报记者 佘峥 通讯员 李静
科学研究是一段“孤独旅程”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评审委员会在瑞典科学院公布当年的评选结果。发布会现场演示的幻灯片上,阿达的照片旁写着一行字:“先驱约纳特:1980年-1990年,孤独旅程。”评审委员会说,约纳特在20世纪80年代率先对核糖体展开深入研究,就像一名“孤独的旅行者”。
核糖体被称为生命化学工厂中的工程师——生命体就像一个极其复杂而又精密的仪器,不同“零件”在不同岗位上各司其职,有条不紊。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核糖体”:它翻译出DNA所携带的密码,进而产生不同的蛋白质,分别控制人体内不同的化学过程。
不过,核糖体研究“相当复杂”。为获取先前难以获取的生物信息,3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巧妙设计了不少“把戏”,阿达最早提出通过X射线对核糖体进行造影成像以研究其结构的想法。
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下,她的想法可以说是勇气十足,也可以被人形容为疯狂至极,因为它大大超越了当时条件所允许的范围。
阿达说,刚开始,有人甚至告诉她,你不可能成功,因为很多人都已经尝试过,但都失败了。
所谓“X射线方法”就是用X射线照射核糖体晶体,就会产生一幅由大大小小的点构成的衍射图案,使用计算机就可以读出其中的信息,重构出核糖体的内部结构,获知晶体内原子排布的信息。
但是,让成千上万的原子呆着不动,然后来给它们画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阿达做了25000次尝试之后,终于提取了第一个核糖体的三维晶体。
阿达昨日在被问及为何在经历25000次失败都没能打败她时说,我始终坚信:自己的研究非常重要,这是一项足以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
期望研发出新型抗生素
阿达用X射线蛋白质晶体学的技术,标识出了构成核糖体的成千上万个原子,借助这些模型,不仅让人们知晓了核糖体的“外貌”,而且在原子层面上揭示了核糖体功能的机理。
阿达说,破解核糖体结构的意义之一在于:对于广泛应用的抗生素来说,细菌的核糖体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药靶——一旦核糖体无法正常工作,细菌就无法生存。很多抗生素正是通过阻断细菌体内的核糖体功能来达到杀死细菌的目的的。
因此,从核糖体的结构出发,科学家可以有意识地研发抗生素。阿达透露说,正在与国际大药厂合作,期望从核糖体三维结构模型出发,研发出新型抗生素,解决抗生素抗药性日益增强问题。
科学研究没有性别之分
阿达在2009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是自1964年以来,女人再次获得化学奖。而在诺贝尔奖历史中,仅有4名女性获得化学奖,其中之一是居里夫人。
阿达说,居里夫人也是她年轻时的偶像。阿达出生于耶路撒冷的一个极端贫困的犹太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并不高,但是,他们发现了女儿的天赋,并且尽一切可能为她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阿达认为,科学上没有性别之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从事研究时,我从来不想自己是否是女性。
但是,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少之又少?阿达说,这是因为过去人们不鼓励女性涉足科研领域。她说,如果得到鼓励,女性也能有大作为。
在演讲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否认只有女人才面临如何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取得平衡的两难问题,她说,男人们同样有这个问题。但她说,如果你热爱家庭和科学,那不成问题。她还说,对她来说,不存在在两者之间找平衡的问题,而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