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 日期:2011-05-22
专家称,中国股市过分注重融资功能,忽视投资功能

厦大金融研究所所长张亦春
本报讯(记者 吴笛)“先吃个大红枣,再泡个温泉澡,坐下来打打扑克牌,再捏个富贵脚,最后咏(永)琪为你美容美发,就去上班喽!”最近,这条微博在网上很红。在昨日举行的“2011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高端论坛”上,厦大金融研究所所长张亦春教授引用这一例子,调侃另类新股IPO(首次公开募股)。
张亦春说,中国经济的“牛”气冲天与股市的“熊”相尽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006年-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平均达11.2%。2010年经济增长最快的4个国家中,中国位列第一,增长10.3%。中国的GDP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
与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相比,中国股市却熊相尽显,中国经济与股市形成牛熊对照。在2010年全球股市的跌涨幅排行榜上,中国股市上证指数的涨幅为-14.31%,位列全世界倒数第三,深成指数涨幅为-9.06%,位列全世界倒数第6名。他表示,中国股市基本上不能体现经济“晴雨表”的作用。
从表面上来看,中国股市确实成绩巨大。短短20年,中国股市从一无所有到成为全球市值第二大市场,诞生了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走过了海外市场上百年的历程。每年的市场融资额、交易量、投资者人数都数一数二,这些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广大中小投资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0年的投资,普通投资者很难享受到国民经济增长的好处和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快乐。上证指数在1993年初便已达到1500点,18年过去,还在3000点之下徘徊,如果去掉新股上市虚涨,中国股市只“长胖不长高”,像个不倒翁。
究其原因,张亦春认为,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症结在于认识误区和制度缺陷。他强调,从认识误区来说,主要是对股票市场功能定位认识上有偏颇,过分注重融资功能,忽视投资功能。目前,中国企业不断地融资,创业板、中小板IBO几乎天天有。据统计,2010年沪深股市IPO共计349宗,融资总额达到4783亿元,比2009年(1879亿万)增长了155%。
从制度缺陷来说,突出表现在发行制度上。他强调,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企业上市?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扑克牌、榨菜、大红枣,甚至是驾校,足浴城、美发美容,这些都正在或试图挤进IPO的行列。他认为,应该优先让那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企业上市。
张亦春强调,让中国股市牛起来,需要端正对股市功能定位,认识融资功能与投资功能一样重要,两者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不可偏废。同时要坚持国家产业政策,有效配置市场资源。深化发行制度改革,科学合理定价。发行利益链要打碎,对拉高股价行为要追究责任。另外,还应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