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米族载歌载舞
由厦大性别与文学研究团队和中国“土风计划”合作推出的舞台剧《风语》是本次演出季的一大亮点,以其全国高校首创的教学实践模式而尤为引人注目。
据著名女性文化研究专家、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作家林丹娅介绍,厦大性别与文学教研团队经过10多年的努力,在教学科研方面都取得一定成效,位于全国前列,形成女性文学研究与文学的性别研究之厦大特色。近年来该团队相继推出由厦大学生自导自演的厦大版女性主义话剧《阴道独白》、原创剧《美人计》等,为增强公众的性别意识与性别文化自觉做出积极的奉献,引起各方的关注与好评。在此基础上,中国妇女/社会性别学科发展网络决定资助其与中国“土风计划”的合作项目。
“土风计划”是一个以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为主的研究课题,目前正在进行的是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普米族音乐的活化传承工作。据了解,普米族是远古时代居住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一带的古羌人的后裔,现约有人口3.29万人。普米族是一个生性快乐的民族,每当夜幕降临,少则三五人,多则几百人,只要有一支竹笛,就会跳起本族的传统歌舞“查蹉”。
此次将上演的《风语》便是“土风计划”的成果之一,它将普米族少女原生态演唱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女性主义诗乐相融合,构成一部对话与沟通、展示与思考的舞台剧。该剧将于5月24日晚上演。
记者 龚小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