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奇伯
厦大的品牌竞争力是师生自由发展的环境。我不讳言,现在的大学间竞争激烈,厦大能够胜出的关键在于高质量、高水平、有特色。厦大已有89年历史,在建校之初,学校就开始高薪聘请教授,到1930年代学校汇聚了一批一流的学者。
我敢说,厦大的自由、开放、包容是排在大陆大学的前列。虽然和上海北京比起来,厦门并不是中国政经中心,我们常说,很多外国来的客人到中国访问“都被长江拦截了”,只到北京、上海,就不再往南走了。但是,现在交通越来越便利,每天有十几班飞机,早上到北京、上海办事,晚上就能赶回厦门,加上互联网也把世界拉进了。厦门的传统劣势包括交通不便、远离政经中心,现在不但被淡化了,反而因为远离喧嚣,拥有宁静的学术环境,而渐渐成为一种办学的优势。
近20年,厦大花了很大的力气来加强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让厦大能在许多学科中都有一流的地位,如化学、生命科学、海洋学、经济学、管理、法律、人文等都是一流的。
此外,还有一些专门领域,如台湾问题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也都是一流的。
在引进人才方面,不一定要开天价才能吸引一流师资,但是要让他们在厦大的生活不低于国外的生活!厦大环境得天独厚,气候好,环境好,背山面海,被《国家地理》杂志简体版评选为中国最美丽的校园。
对台招生有语言、文化优势
厦大还有一个独特优势,就是对台湾独立招生,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优秀台湾学生来厦大。很多台湾的师生来到厦大都觉得很亲切,因为闽台语言、文化、饮食都很相似。
厦大也把台湾学生当成和大陆学生一样看待,是大陆最早提出给台湾学生一样待遇的大学之一,不只学费和本地学生一样,生活也平等看待。
对于两岸双联学位,厦大持正面鼓励的态度,因为在海西计划中,厦大被赋予推动支持海西发展的责任,海西经济去最大的政策优势就是先试先行,厦大肯定是全力配合这个精神。我很高兴台湾有计划要承认大陆“985”高校的大学学历,厦大也希望能藉此扩大双边的发展。
但是,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也一定要正视,未来台湾的大学如果继续采取封闭的态度,对大陆学生采取阻碍隔绝的教育政策,封闭的系统会让活力渐渐减弱,台湾的大学会慢慢走下坡。你看!现在香港的大学大力提升自己办学水准与实力的措施之一,不就是在大力吸引大陆优秀学生吗?我自己去过台湾三次,台大、成大、中山、政大等学校我都拜访过不只一次。我的观察是,目前台大在学术实力上仍是最好的。成大、清大、政大、交大很多领域都是世界首屈一指。
台湾的大学现在已经供过于求,最好的学校如果没有好的人才,大学的持续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现在厦大几经有几十位台籍教授,希望以后能看到几百位,我也希望更多厦大的教授能到台湾去讲学,去合作科研,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就能使大学对社会产生更多的公益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