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正文
海峡导报:器官捐献需要更多“爱的摆渡人”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03日 来源:

医院【器官移植团队】为患者做肝移植手术

近日,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传来最新消息:医院开展器官移植手术8个月,目前已完成50例的肝、肾移植手术。让逝者用一种别样的方式“活着”,让受捐者的生命得以延续。

据了解,器官移植是救治诸多器官衰竭患者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目的是迅速代替因疾病而丧失功能的器官。2019年10月,厦大翔安医院获得了肝、肾移植执业资格。以彭志海教授、邵晨教授为代表的高水平器官移植专家迅速组建起一支技术过硬的器官移植团队。厦大翔安医院也成为闽西南唯一具有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

但寻找供体不易。据厦大翔安医院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负责人刘德华介绍,捐献器官必须要直系亲属签下同意书,阻力也多来自亲属。介入案例中成功的比例大约只有10%。由于脏器耐受冷缺血时间不能太长,一旦谈成,不管刮风下雨,半夜三更,随时出发,因此协调员们必须常驻外地,24小时随时待命。有时一个供体要跟踪好几天,反反复复地去谈,即便最后没谈成,也要当作是一次器官捐献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机会。

在协调员们的不懈努力下,截至2020年8月25日,厦大翔安医院OPO团队已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39例。协调员们说:“开展器官捐献工作的难度是很大,但这个事业非常有意义,现在只能是小步走,慢慢大家理解了,接受度高了,就能让更多捐献者的生命在另一个生命中延续。”

(导报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 黄浩)


【责任编辑:宣传部外宣】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