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厦门大学数据挖掘研究中心研发的“2020年第四季度海西金融、旅游、健康、消费信心指数研究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本季度各项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受消费指数较低的影响,总指数仍处于100点以下。相比去年,旅游指数和金融指数还有很大不足,全球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等带来的各方面影响依然存在。
该研究由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厦门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台湾辅仁大学AI人工智慧发展中心共同发起,以电脑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海峡西岸经济区23个城市的20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4962份。
报告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海西地区金融、旅游、消费、健康信心总指数为97.75点,从环比上看,除金融指数有微小下降外,其他三项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总指数依然呈平稳上涨态势;从同比上看,旅游指数和金融指数有明显下降,消费指数和健康指数有所回升,其中健康指数上涨幅度较大,因此总指数仍有小幅度上涨。这说明与上一季度相比,本季度海西地区整体发展状况相对较好,但相比上年同期,除健康指数外,本季度其他分项指数表现相对较差。
分项指数中,从变化幅度来看,金融指数下降幅度较小,依然小于100点,保持在悲观区域;消费指数上涨幅度居中,但依旧是分项指数中最低的,是拉低总指数的最主要原因;旅游指数依然是分项指数中最高的,本季度仍有小幅度上涨,远大于100点,处于高位景气区域;2019年新加入的健康指数在四项分项指数中依然保持在仅次于旅游指数的位置,也处在乐观区域,且本季度在所有指数中降幅最大,与去年同期相比,也有很大上涨,健康指数和旅游指数是拉动总指数的重要动力,很大程度上平衡了消费指数相对较低的态势。
从总体来看,海西指数今年第四季度在金融方面以外的表现相对较好,除金融指数外的三大指数均呈上涨态势,这说明海西地区居民在各方面的信心均有所提升。
报告分析认为,本季度海西地区的信心指数变化与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依然密切相关。2020年,全球经济和贸易遭受了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面对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国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助力广大市场主体复工复产,率先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恢复经济正增长,成为全球经济阴霾下的一抹亮色。
(作者:记者林维真 通讯员于靖依 王璐 陈舒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