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信件、指示
编者按 一封封信件情真意切、一句句指示语重心长……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教育、牵挂师生,他多次回信、致信,领航教育新征程,“点赞”学校办学、青少年成长进步和教育事业昂扬发展态势。总书记的关怀和激励,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指明方向、提供遵循,化作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员工奋进的强大力量。本报梳理回顾习近平总书记一年来给教育系统的回信、贺信、指示,和读者一起感受总书记的深情嘱托和殷切期望。
总书记原声
厦门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大学。100年来,学校秉持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立校志向,形成了“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校风,打造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希望厦门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与时俱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4月6日致信祝贺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
积极探索一流大学建设之路
奋斗者说
厦门大学校长张荣:
今年4月6日,厦门大学迎来百年校庆。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肯定了厦门大学的光荣传统与办学成就,并对学校未来发展提出殷切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厦门大学发展建设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学校将深刻领会贺信精神,扎根中国大地、矢志世界一流,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厦大风格”的一流大学建设之路。胸怀“两个大局”,落实“四个服务”,强化人才培养第一责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成为国家核心利益与民族长远利益的坚定维护者和积极贡献者。
厦门大学编写《习近平同志关心厦门大学发展纪事汇编》,出台《中共厦门大学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 与时俱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决定》,还精心编制《厦门大学“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引导全体师生员工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学校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特别提到了厦门大学“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校风。一年来,学校师生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弘扬四种优良校风,培养奋发有为青年一代。
一是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实施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计划,打磨“认识中国”“嘉庚精神”等系列精品课程,推进系统化课程思政建设,并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学校出版《为吾国放一异彩——厦门大学与伟大祖国》,用学校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是传承革命精神。1926年2月,福建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厦门大学支部在学校的囊萤楼成立,年轻的厦大学生罗扬才任支部书记。今年,学校继续落实“扬才计划”,全校33个学院的学生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重点培养的党员学生骨干组成“扬才先锋党支部”,通过参加专题研讨、课题调研、志愿服务等,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三是西部支教践行自强精神。坚持23年共选派323名研究生组成支教团赴宁夏支教。2021届毕业生参加国家、地方基层就业项目人数为285人,创历年新高。
四是学习科学家精神。推进师德专题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全国首批教育世家陈孔立教授家庭、“福建省第六届杰出人民教师”郑振满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精神,投身国家建设。
(本报记者 熊杰 通讯员 欧阳桂莲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