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给十年前的支教老师打电话吗?”前几天,社交平台上的这则求助帖引发了很多网友关注。近日,这件事有了暖心的后续。
01
发帖的网友名叫小云,甘肃人,目前正在北京对外经贸大学读书。小云说,她最近在整理东西时,翻出了当年她在小学时来学校支教的几位老师的联系方式。小云说,这几位支教老师给她留下了一段快乐时光,她很想向他们表达感谢,但又怕打扰他们。

没想到这条求助帖,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回复,大家纷纷鼓励小云。



在网友的鼓励下,小云给支教老师发了短信。“感谢您10年前给我的帮助,那个暑假是我记忆里非常美好的时光。因为你们的到来我看到了更广阔、更远的世界,也看到了更多未来的样子!”

令小云没有想到的是,她收到了支教老师的回复。“听到你们的消息实在太棒了!我的联系方式一直没变,就是希望有朝一日你们能找到我。我很怀念那时候的日子!”

02
这位支教老师名叫朱少鹏,今年29岁,201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朱少鹏
2013年,朱少鹏参加了厦门大学暑期“西部行”支教活动,前往甘肃裴家营镇中心小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教授美术课和语文课并担任班主任。当时不到20岁的他很快和孩子们打成了一片。

△支教期间,朱少鹏与同学们的合影。
结束支教后,朱少鹏时不时会接到学生打来的电话。“怕学生联系不上,我一直留着当初的号码。”谈及学生小云,朱少鹏表示,没想到十年过去了,她还会来联系自己。“当时她很文静,笑起来很好看。”

△儿时的小云,照片由朱少鹏拍摄。
03
朱少鹏出生于甘肃平凉市泾川县四坡村。他坦言,自己出身于农村,特别知道努力学习的重要性。支教期间,朱少鹏常常向学生们讲起自己的学习经历,激励他们一定要走出农村到外面去看看。受到朱老师的影响,孩子们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

△支教期间,朱少鹏与同学们的合影。
朱少鹏一直坚持支教,不仅仅去过甘肃裴家营镇中心小学,2014年,他还去了福建的一个山区小学。“我是从山村里走出来的孩子,想靠自己微弱的光照亮更多孩子的路。”小云表示,朱老师来支教的这段时间对她的人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变得敢于想象、敢于触碰在她当初看来是遥不可及的世界。“有机会,我也会参与支教活动去传递这份善意!”

△朱少鹏支教期间拍摄的照片
看到这份跨越十年的双向奔赴,很多网友纷纷感慨:“十年前种下的种子,真的能开出花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爱的传递。”

(总台记者 隋邦科 陈庚 黄志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