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至8月中旬,由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教研室10余名教师、学生组成的艺术学院“墙绘扮靓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到福建南平光泽县鸾凤乡十里铺村,开展以“民族团结一家亲 志愿助农促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用画笔描绘美丽乡村,用美育感染乡村群众,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用青春力量践行青年使命。

墙绘风光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教研室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社会服务的功能,深入南平光泽县开展艺术帮扶、文艺下乡活动,打通“文艺为民”最后一公里,让更多乡村百姓享受到优质的艺术文化资源,促进民族优秀文化在更广阔的田间地头尽情绽放。

创作现场
据了解,墙绘分上下两个部分,总面积近1000平方米。师生以“中国式涂鸦”为总体基调,通过穿插与堆叠不同种类的蔬菜瓜果、运用不同色块串联各个物体,使整个墙绘既丰富多彩又张弛有度。在现场,师生还通过即兴创作的方式,为墙绘增添生动的元素,将鸾凤乡乡村振兴重点打造的香瓜、葡萄等特色农产品一一呈现。
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还与当地的孩子、乡亲结下了深厚情谊。师生们鼓励驻足观看的孩子们拿起画笔,邀请他们一起参与墙绘创作。
实践队员们普遍表示,把艺术的种子散播到乡村,意义非凡。乡亲们看到师生在酷暑中认真创作,晒得通红,每天端来解暑的凉茶,送来最甜的西瓜。
看到旧村庄焕发出新色彩,村民们都赞叹不已。不仅是光泽县,墙绘还吸引了闻名而来的周边其他城市的游客。
“鸾凤十里瓜果飘香”的精美画卷在田间地头徐徐展开,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当地群众纷纷表示,抬头就能看到美丽的画,让人心情舒畅。

创作团队合影留念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扮靓了乡村面貌,更将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赓续传承,散播到广袤的乡村大地。师生们发挥文艺创作和艺术教育的力量,用百米墙绘联结起了厦大学子和光泽百姓的千里情谊,引导广大村民自觉改善人居环境,为打造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助力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文/图 陈建义 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