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2021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在厦门大学开幕。会议以“产学研用赋新能,助力海丝共发展”为主题,聚焦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教育部副部长孙尧、福建副省长李德金、东盟秘书长林玉辉等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来自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国家(地区)的高校校长、院士和专家学者2700多人通过线上或线下的形式参加开幕式和分论坛。
孙尧代表教育部对本次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希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高校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留学生教育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合作;希望各国大学教师团队与企业开展深入合作,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与企业需求相对接;希望通过产学研之间深度交流合作,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点产业相互密切合作,形成更紧密的产业链,共同推动经济发展。
李德金表示,福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聚焦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整合优势资源,搭建国际产学研用合作平台,联合开展关键领域、重大项目技术攻关、人才培养。欢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来闽考察合作,推动更多产学研用项目在福建落地。支持福建高校、科研机构“走出去”,共同研究区域协同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互利共赢。
开幕式现场还举行了项目签约、揭牌和指数发布仪式。与会代表共同见证了32项合作项目展示,嘉宾们为厦门市未来显示技术研究院、福建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海洋遥感应用技术创新研究院揭牌,厦大薛雄志教授发布“海丝”沿线国家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
当天下午,厦门分论坛上,厦门理工学院还与海内外有关高校、企业签订了一批产学合作、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如与马来西亚理科大学、马来西亚Oppstar科技有限公司、厦门龙辉芯物联网有限公司签订共建工业物联网研究院协议,与俄罗斯奥廖尔国立大学签订共建高端轴承研究中心协议,与马来西亚理科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法国高等信息工程师学院签订“绿色智能制造”领域校际人才联合培养协议等。
本次会议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及厦门、深圳等省市设海洋科技与工程、未来显示技术、绿色智能装备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15个分论坛,各国与会学者从产学研用多个层面展开深度探讨,为推进国际产学研用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许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