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地方媒体 >> 正文
厦门日报:百岁学科相逢“又一春”,喜! 厦大金融学科百年发展论坛暨张亦春教授从教60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03日 来源:厦门日报

张亦春

厦门大学昨天举行论坛,纪念金融学科建立一百年,厦大金融系张亦春教授从教60周年。

“厦门大学金融学科百年发展论坛暨张亦春教授从教60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当天在厦大举行,政界、业界和学界代表参加。

百岁学科

培养出“中国金融界的厦大系”

厦大金融学科的“岁数”和厦大一般大——1921年,陈嘉庚创办厦大时,设立了包含商学部在内的第一批学部,商学部下设银行科,就是今天的厦大金融学科的前身。

一直以来,厦大金融学科都是厦大的名牌学科,历次国家重点学科评选都榜上有名。校方介绍说,近年来,国家不再评选二级学科的国家重点学科,转为对一级学科进行五年一个周期的学科评估,由财政金融为主干的厦大应用经济学在历次学科评估中都是A类学科,处于全国一流地位。

在业界,从厦大走出的金融人才是中国金融界一个重要方面军,被称之为“中国金融界的厦大系”。譬如说,2015年,中国证监会公布的第十六届主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名单中,15位专职委员,有6位是厦门大学校友。

坊间更是有一个说法:“在深圳这一全国金融中心,没有厦大学子,开不了银行、卖不出证券、买不到保险、做不了财务、几乎办不了任何金融业务。”当然,这些投身金融界的厦大校友,不全是厦大金融专业毕业,但以之为主。

“又一春”

张亦春是金融学界弄潮儿

培养出一大堆“银行行长”

昨天,厦大科艺中心的会议厅里响起满堂呼声:“张老师,谢谢您!”——这是在张亦春教授从教60周年庆典上,他的学生们向他表示感谢。

88岁的张亦春是中国著名经济金融学家,1960年毕业于厦大经济系后留校任教,曾两次获得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获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

张亦春被称为厦大金融学科的“又一春”,不仅因为个性生动活泼,更主要的原因是他被认为是金融学界的弄潮儿。张亦春以研究马克思起家,但是,也没排斥西方经济学。从20世纪70年代的《资本论》到80年代的商业银行、90年代的股票市场,再到后来的金融危机等等,张亦春的研究始终追逐着金融学的最新动向,正是这种善于从国内外各种金融理论吸取合理成分的包容开放的气度,形成张亦春独特的学术思想。

张亦春还以培养的学生中出了一大堆“银行行长”而闻名,包括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中国VISA之父”万建华等,也不乏保险、证券等投资机构的“大腕”。

李礼辉形容说,老师最突出特点是和学生“亦师亦友”。他对学生“有求必应”。昨天,张亦春照例以一口浓重福州口音的普通话发言。他说,无论他的学生头衔有多少个,“我始终记得的是他们在厦大校园里青春的脸庞,纯净求知的眼神”。

张亦春教育发展

基金会昨日设立

在厦大工作了60年后,88岁的厦大金融研究所所长张亦春昨天设立厦门市张亦春教育发展基金会,它将助力厦大金融学科发展。

该基金会由张亦春的学生及家人共同发起,注册资金200万元。

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将设立“良师益友奖”,表彰学术优秀且关怀学生的老师,发扬张亦春爱生如子的精神。

(记者 佘峥)


【责任编辑:宣传部外宣】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