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中外语言交流合作,推动多元文化互学互鉴,强化新时代学科建设,适逢厦门大学102周年校庆之际,以“中国式现代化与国际中文教育发展”为主题的学术论坛于4月7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厦门大学举行。来自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及师生汇聚一堂,对国际中文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在论坛开幕式致辞表示,本次论坛旨在探讨国际中文教育在推动中外语言交流互鉴、促进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探索构建更加开放包容、更加优质可及的国际中文教育新格局,努力为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议主论坛上,钟英华、易中天、洪玮、陆建德、叶翰、刘乐宁、张洪明、吴应辉、张新生、潘维廉、卜松山、吴英成、王辉、史晓东等十四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易中天在台上做报告
其中,厦门大学人文与艺术高等研究院院长易中天教授以“现代化离不开传统,传统也必须现代化”为主题做了精彩报告。他围绕“共同价值、抽象继承和现代阐释”三个观念进行阐述,认为:对爱的提倡,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人不可以没有敬畏之心,没有敬畏就没有底线。己所甚欲,也勿施于人,只有尊重对方自己的选择,才是现代文明。
本次论坛,中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从中国式现代化和国际中文教育的不同方面提出真知灼见,为向世界传达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和价值,促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外语言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做贡献。
(本网记者 沈伟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