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中天做主题报告(东南网记者 刘玮 摄)
为促进中外语言交流合作,推动多元文化互学互鉴,强化新时代学科建设,适逢厦门大学102周年校庆之际,以“中国式现代化与国际中文教育发展”为主题的学术论坛于4月7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厦门大学举行。来自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及师生汇聚一堂,对国际中文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杨军,尼日利亚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校长、孔子学院理事长Charles Okechukwu Esimone,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美国教育部全美东亚语文资源中心主任吴伟克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会议主论坛上,钟英华、易中天、洪玮、陆建德、叶翰、刘乐宁、张洪明、吴应辉、张新生、潘维廉、卜松山、吴英成、王辉、史晓东等十四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其中,厦门大学人文与艺术高等研究院院长易中天以“现代化离不开传统,传统也必须现代化”为主题做了精彩报告。他表示,每个人都是独立、自由、平等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任何人都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哪怕是好意。只有尊重对方的选择,才是现代文明。同样,也只有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阐释,才能更好地继承。
本次论坛适逢中国式现代化大背景下扩大中外多层次对话交流,构建更加开放包容、更加优质可及的国际中文教育新格局的历史契机,中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举,从中国式现代化和国际中文教育的不同方面提出真知灼见,为向世界传达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和价值,促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外语言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卓越贡献。
(记者 刘玮 通讯员 李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