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大学物理学科百年纪念暨学科发展大会现场(庄华 供图)
2023年,厦门大学物理学科迎来百年华诞。4月15日,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举行厦门大学物理学科创建100周年纪念活动。
以“弘扬嘉庚精神,再创本栋辉煌”为主题,本次纪念活动包含厦门大学物理学科百年纪念暨学科发展大会、厦门大学物理学科战略发展咨询会、厦门大学物理学科百年汇演等系列活动,受到各高校和研究院、所,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近百名嘉宾到校,上千名校友嘉宾重返母校、齐聚厦大、共襄盛举,共同见证厦大物理百载荣光。
百年传承,携手并进
厦门大学是中国较早创立物理学科的高等院校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最早创办半导体专业的“五校联盟”之一。百年来,厦大物理紧跟世界科技前沿,结合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实现科研突破,在中国物理学科发展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培养了如上官世盘、谢希德、曾融生、许居衍等众多国家栋梁之材,为国家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5日上午,在厦门大学物理学科百年纪念暨学科发展大会上,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教授向大会表示祝贺并致辞。中国物理学会、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同属“五校联盟”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以及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等兄弟单位代表向厦大物理致以诚挚祝贺。
大会不仅回顾了厦大物理百年历史的发展与成果,也通过各个环节展现传承力量,弘扬“知无央”的科学精神,厚植“爱无疆”的人文情怀。
现场,谢希德之子曹惟正向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捐献厦大长汀时期教务长、物理名师谢玉铭与其女、“中国半导体之母”谢希德使用过的相关书籍,通过三代人的传递,展示厦大物理自强不息和求真钻研的精神。
据悉,在嘉庚精神的感召下,遍布全球各行各业的厦大物理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长期通过各种方式捐资兴学。2022年,厦门大学校友会物理分会成立,进一步汇集校友力量,互通有无,回馈母校,并以设立基金投资校友企业的创新形式,探索基于投资盈利实现长期可持续资助母院物理学科发展的模式。当天,大会对长期支持厦门大学的校友进行表彰,并颁发证书。
大会上还举行了“光芒传递·感恩传承”仪式——新老教师代表传递光球,传递着象征科研成果的智慧之光和指引前行方向的精神之光;青年学子为在场的老教师们献上鲜花,表达感念师恩的拳拳之心。
名家会诊,战略先行
下午举办的厦门大学物理学科战略发展咨询会,邀请了来自全国各高校、研究院等单位的十多名院士及各高校的数十名专家学者齐聚厦大,共同探讨厦门大学物理学科布局、发展规划、科研方向与成果、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内容。总结建设经验,凝聚各方智慧,为推动学科发展、实现瓶颈突破建言献策,共同擘画科教兴国的蓝图。
近年来,厦大物理形成了理论物理、半导体物理、凝聚态物理、软物质物理、光学、多信使天体物理六大学科方向。在巩固提升原有优势研究领域的基础上,推进各子学科交叉融合,协同解决物理学的重要基础问题,开拓高端技术应用和前瞻性基础科学领域,实现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
科学文化,思政育人
值得一提的是,为纪念厦门大学物理学科百年华诞,该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编撰出版了两本学科百年书籍,即《百年悟理——厦门大学物理学科世纪回眸(1923—2023)》《百年树人——厦门大学物理人的故事》,还推出了一首物理学科创建100周年原创主题曲《追光之旅》,并拍摄制作成MV。
15日晚,将在建南大会堂上演“厦大百年的一堂物理课”。据悉,这是一次百年汇演,也是面向全体师生、校友的一堂大思政课。汇演将分为“科学救国”“科学兴国”“科学强国”三个篇章,以翻转课堂的形式,从汇演课堂、物理课堂、历史课堂三个层面呈现给观众,并站在人类历史高度将《日出》《卡西尼的独白》《暗淡的蓝点》等三个科学故事穿插其中。节目包括分别以萨本栋和谢希德为主角的两部原创短剧《西迁长汀:萨本栋》《大时代的“小齿轮”:谢希德》,融合情景剧、合唱、朗诵、歌舞等形式,结合学科特点,舞台充分展示声、光、电的高科技唯美效果。
“厦大百年的一堂物理课”由厦门大学校友会物理分会主办,以师生校友为主角,厦门爱乐乐团全程参演。以期在这堂百年物理课中,回溯学科发展历史,体悟每个人在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中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激发学生的基础学科研究志向、社会责任感和学术使命感。
相关背景
厦门大学物理学科是厦门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办学实力雄厚的学科之一,物理学进入全球ESI世界前1%。
厦大物理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并连续7年持续举办全国中学生科普拓展营等活动,激发中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兴趣,不断充实人才后备力量。学科百年,是一个里程碑,也是新起点。厦大物理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领航,向着新百年的一流征程不断奋进。
厦大物理具有雄厚的学科基础,瞄准国际科学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凝聚了一支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承担了国家重大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多项研究任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该学科致力于产学研相结合,引领福建省光电产业的发展。布局建设好厦门大学九江研究院、昆山厦大创新研究中心等平台,深化拓展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头部企业等的科研合作和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成效。
(记者 刘玮 通讯员 谢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