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物理学科今年迎来百年华诞。4月15日,厦门大学举行物理学科百年纪念暨学科发展大会。近百名嘉宾到校,上千名校友嘉宾重返母校,共同见证厦大物理百载荣光。

(庄华/图)
1923年,厦大物理学科正式创建,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创立最早的物理学科之一。厦大物理在中国物理学科发展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百年来紧跟世界科技前沿,结合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实现科研突破,厦大物理曾创下多个全国“第一”:参与中国第一个五校联合半导体专门化,研制出中国第一块导电玻璃、第一个磷化镓平面发光二极管。厦大物理还培养了如上官世盘、谢希德、曾融生、许居衍等众多国家栋梁之材,为国家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厦大物理整体水平稳步提升,形成了理论物理、半导体物理、凝聚态物理、软物质物理、光学、多信使天体物理六大学科方向。物理学科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教育部强基计划,“萨本栋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拔尖计划2.0”基地,学生在全国科创竞赛中表现突出,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拥有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教育部微纳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工程研究中心、柔性物质研究及应用创新引智基地等研究机构,产出了一批有社会影响和显示度的创新成果,多篇论文在《自然》等顶级期刊上发表,一批优秀成果荣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奖项。

今日会上,厦大物理1942级校友、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谢希德之子曹惟正向厦大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捐献厦大长汀时期教务长、物理名师谢玉铭与其女谢希德使用过的六本相关书籍,通过三代人的传递,展示厦大物理自强不息和求真钻研的精神。
4月15日下午举行的厦门大学物理学科战略发展咨询会,邀请了来自全国各高校、研究院等单位的十多名院士及各高校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厦门大学物理学科布局、发展规划、科研方向与成果、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内容。
■相关新闻
“厦大百年的一堂物理课”上演
4月15日晚,厦大建南大会堂上演“厦大百年的一堂物理课”,这是一次百年汇演,也是面向全体师生、校友的一堂大思政课。汇演分“科学救国”“科学兴国”“科学强国”三个篇章,以翻转课堂的形式,从汇演课堂、物理课堂、历史课堂三个层面呈现给观众,并站在人类历史高度将《日出》《卡西尼的独白》《暗淡的蓝点》等三个科学故事穿插其中。
节目包括分别以萨本栋和谢希德为主角的两部原创短剧《西迁长汀: 萨本栋》《大时代的“小齿轮”:谢希德》,融合情景剧、合唱、朗诵、歌舞等形式。结合学科特点,舞台充分展示声、光、电的高科技唯美效果。百年汇演由厦门大学校友会物理分会主办,以师生校友为主角,厦门爱乐乐团全程参演。在这堂百年物理课中,回溯学科发展历史,体悟每个人在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中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激发学生的基础学科研究志向、社会责任感和学术使命感。
(东南早报记者 林维真 通讯员 谢晨馨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