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地方媒体 >> 正文
东南网:厦门大学首届红色剧本杀创作大赛举办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07日 来源:东南网

厦大学子用红色剧本形式生动呈现厦门破狱斗争(东南网记者 刘玮 摄)

追忆红色沃土,谱写青春故事。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创新思政教育形式,5月7日晚,厦门大学举办首届红色剧本杀创作大赛决赛。从复赛中脱颖而出的12支队伍进入决赛的现场展示环节,生动展演了12个精彩的红色剧本。

“红色剧本杀”将“剧本杀”这一新的游戏社交形式和红色主题结合起来,通过沉浸式的角色扮演体验,让参与者手持各自的剧本,在游戏主持人的引导下,自由发挥,在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情节、有趣的互动形式和真实的换装体验中沉浸式感受历史人物的所思所想。“红色剧本杀”以新型的社交模式,简易的角色扮演方式,让人从历史的旁观者变成历史的体验者,哪怕是初次参与者也能轻松上手,从而使红色历史学习“走脑入心”,打造了党团建的全新模式。

学生们在舞台上生动演绎(东南网记者 刘玮 摄)

党史学习 用剧本对话革命先烈

“红色剧本杀”剧本主题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为基础,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红色故事为背景,采用多角色分幕剧本形式生动呈现。

福建省第一团支部的故事、厦门破狱斗争、闽西红色交通线的故事……各支队伍在剧本创作过程中基于实地采风、资料佐证进行剧本创作,学习红色历史,“对话”革命先辈,汲取智慧和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大赛组委会还安排了历史系硕士生党支部对接参赛队伍,考订史实,兼顾史实与戏剧张力。

剧本展演 用演绎理解伟大精神

大赛决赛采用现场展演的方式进行评比,评委从剧本选材、剧本展演、道具准备、打本体验展示4个部分进行评分。

小剧场、短视频、现场朗诵、DM模拟……参赛队伍将“静态”的红色文本和“动态”的演绎行为相结合,把一个个精彩的故事鲜活地搬上了舞台。大赛致力于以赛促学、以学赋能,为参赛队伍的剧本考证、剧情指导、沉浸式场景构建等进行指导。通过创编和表演,充分发挥“大思政课”的作用,让师生生动感悟红色历史,理解伟大精神。

红色剧本杀中使用的道具(李佳琰 供图)

沉浸体验 用创新激活红色引擎

“红色剧本杀”是高代入感的红色历史学习教育。熟悉的内容、新奇的形式、独特的视角,通过对历史或记忆场景的想象体验和生动模拟,对话革命先辈,触碰伟大的灵魂。参赛队伍在赛前都进行了内测,收集不同玩家的“打本”体验,注重加强新手玩家友好度,不断改善剧本效果。

在“红色剧本杀”的游戏过程中,通过角色的沉浸式扮演,和角色之间的高度共情,消弭红色故事与玩家之间的时空距离,大大增强了学习体验感。本次比赛中,经过反复打磨完善和内测的红色剧本将扩充到厦门大学红色剧本库中。评委在点评时指出:“这个比赛将党史学习教育和青年人喜爱的剧本杀相结合,是一场很红、很拼、很潮的比赛!”

厦门大学首届红色剧本杀创作大赛由厦门大学党委组织部/党的建设工作办公室、教务处、校团委主办,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承办。比赛自今年1月下旬至5月上旬,来自全校各院系的50余组选手报名参赛,最终12组选手披荆斩棘、脱颖而出,进入决赛的现场展示环节。

(记者 刘玮 通讯员 谢媛 程小又)

附:获奖名单

一等奖:

《四方同安》

《伯公灯》

二等奖:

《虎巷八号》

《第七人》

《面具之厦》

《匪阳不晞》

三等奖:

《当归》

《破狱风云》

《变局》

《熠耀》

《达瓦·1937》

《殊途》

《寒雨》

《华平饭店》

《拨云计划》

《新村十六号》

《风月》


【责任编辑:宣传部外宣】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