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日,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文化大讲堂”——“讲中国故事,促文明互鉴”中外师生读书沙龙活动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举行。
来自德国、新西兰、南非、土耳其、泰国、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玻利维亚、乌克兰、尼日利亚、喀麦隆、吉尔吉斯斯坦等10余个国家的中外师生共计200余人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参加了活动。

活动现场,主讲嘉宾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潘维廉以跨文化的视角、幽默诙谐的语言、生动传神的分享了自己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故事。涵盖了从最初选择厦门,到学习当地语言、了解中国历史,最后从容行走中国的奇妙经历,并就“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先讲内心,再讲逻辑”,用真诚独特的故事打动人心。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和而不同”,还要学会“求同存异”,每个人的中国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越是个性化的内容越具有吸引力。

主题分享环节中,包括多年担任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的资深教授、通过“新汉学计划”博士生奖学金项目来华求学的学生以及与厦门大学共建的汉学专业学生等在内的七位特邀发言人,从自身生活经历和工作特点出发,以不同的视角,围绕“我的中国故事”这一话题进行分享讨论。

随后,5位海外孔子学院的学生代表以及汉语桥冠军选手通过线上视频连线的方式与潘维廉教授积极互动,和线下参与活动的中外师生一起,共读潘维廉教授的《我不见外》一书,并就书中精彩片段展开交流。
(记者 邱赵胤 通讯员 戴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