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嘉庚号海洋大讲堂”开启海陆间科普对话,广大青少年通过云端走进“嘉庚”号科考船,认识海洋科考船的高精尖设备,与“嘉庚”号同行,一起探寻蓝色海洋的大家族——底栖生物,开展底栖生物采样与分类实验。该活动由厦门市科学技术协会、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厦门市教育局、团市委主办,厦门大学科考船运行管理中心、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协办。
厦门大学“嘉庚”号科考船于7月19日搭载第四届厦门大学“海丝学堂”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正式起航。参加本届“海丝学堂”的,有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大学的本科生,还有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的师生。
厦大附属科技中学生物老师曾赟鋆是“海丝学堂”成员之一。据她介绍,本届“海丝学堂”从7月19日持续到8月中旬,有3个航段的海上实践,他们参加第二航段,要在海上待四到五天。除了同其他
据介绍,厦门大学“嘉庚”号科考船是由厦门大学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3000吨级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嘉庚号海洋大讲堂”旨在借助“嘉庚”号科考船先进的平台与技术优势,向全国中小学生和社会大众宣传和普及海洋科学。
(记者 梁静 通讯员 傅春榕 王伟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