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地方媒体 >> 正文
东南网:厦门翔安下潭尾红树林生态公园:淤泥滩地里长出“海上森林”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5日 来源:东南网

下潭尾红树林生态公园航拍(王火炎 摄)

赏林、观海、看鸟,到下潭尾红树林生态公园来一场与自然的亲近对话,如今已成为不少厦门市民和来厦游客的出游新选择。

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地处厦门市翔安区,位于环东海域东北角,同安湾湾顶火炬大桥两侧。凭借独特的红树林景观、丰富水域空间、优异的生物多样性,加之天然的海洋生态资源,这里正逐步成为厦门新的海上旅游休闲网红打卡地。

如今的“海上森林”,过去却是杂乱的淤泥滩地。受历史上围垦、无序的水产养殖等人类活动影响,湾区内荒滩杂乱、养殖无序,河水和海水污染严重,下潭尾原生红树林遭到严重破坏,红树林生态系统急剧退化,加上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侵袭,对沿岸生态环境、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厦门海岸线长达194公里,滩涂面积广阔,位于九龙江出海口,适宜红树林的生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厦门着手开展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种植。目前,厦门湾红树植物分布在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和翔安5个行政区域的27个点,总面积近150万平方米。厦门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了一系列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下潭尾滨海湿地生态公园就是其中项目之一。

下潭尾红树林生态公园通过构筑亲水空间体系,吸引不少市民游客。(东南网记者 邹玒 摄)

从2005年开始,厦门市委托以“中国红树林之父”厦门大学林鹏院士为核心的红树林科研团队,成功培育种植了约5公顷实验林;基于实验林的成功经验,厦门市分两期实施下潭尾红树林生态修复,包括下潭尾红树林公园一期、厦门海洋生物引育种中心、二期项目、二期上岛栈道工程等。下潭尾红树林公园总规划面积约404公顷,种植红树林约85公顷,主要品种有白骨壤、桐花树、秋茄、木榄、红海榄等;建成码头5座、景观栈道长度约为4.2公里、上岛栈道1.1公里,以及公园配套设施。

下潭尾红树林生态公园(东南网记者 邹玒 摄)

现在,下潭尾红树林生态公园已成为抵御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绿色缓冲带,净化了水质,保障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网红点。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红树林生态修复,鱼类、贝类和虾蟹类物种数和生物量增加,其中物种总数增加2.4倍,生物量分别提高2.99倍、4.76倍和1.19倍。通过构筑亲水空间体系,周边整体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提升,成为市民休闲网红点。自开放以来,公园游客最多时可达4.6万人次/天。

如今,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红树林生态修复成功案例,入选“防灾减灾与生态修复协同增效全国典型案例”,2023年作为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典型案例之一向全球宣介。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彼得・汤姆森(Peter Thomson)两次到访公园并将其作为红树林恢复的典范在世界各地的演讲中多次引用。厦门市将综合提升下潭尾红树林生态修复的科研价值、自然教育价值、人文价值,为积极推进滨海红树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示范。

下潭尾红树林生态公园如今成为网红打卡地。(东南网记者 邹玒 摄)

(记者 邹玒)

【责任编辑:宣传部外宣】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