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清水祖师出家祖庭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行。
研讨会上,两岸专家学者作主旨发言。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原副会长张铭清论述了清水祖师信仰在海峡两岸文化和人员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刘国深表示,在两岸关系紧张时,清水祖师信仰更能发挥其独特而积极的作用,并作出重要贡献。台湾佛光大学教授杨松年介绍了清水祖师文化在海峡两岸的历史、分布与传播,并详细论述了清水祖师经书中的思想文化。台湾中华道教民俗文化学会理事长徐政祐阐述了清水祖师信仰从大陆传入台湾的路径和现实意义。南安西峰延寿院住持法师释合正介绍了清水祖师出家祖庭复兴重修等情况。
清水祖师俗名陈昭应,北宋时期福建永春小姑山人氏,七岁时到南安英都西峰延寿院剃度出家。清水祖师毕生行医治病、修桥铺路、荫庇万民,深得广大民众爱戴推崇。南宋皇帝四次下诏,赐予“昭应慈济广惠善利大师”徽号,是闽南四大民间信仰之一。
清水祖师出家祖庭泉州西峰延寿院,坐落于南安市英都镇,这里历史悠久、地灵人杰,人文底蕴深厚,系清水祖师少年出家修行悟道的古道场。
“当年,先民从闽南把清水祖师信仰带到台湾各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台湾约有清水祖师香火庙宇184座,信众数百万人。”文史专家廖榕光告诉记者,“因为清水祖师出家祖庭在600多年前即元朝末年被大火焚毁,传承一度遗失,直到2015年才得以复兴重修,这就导致了闽南及台湾绝大部分清水祖师信众不了解清水祖师文化传承和渊源。因此,举办这次清水祖师出家祖庭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研讨会有着重要意义。”
(记者 陈梦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