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1岁的老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引导下,昨天,厦门大学秋季新入职的教职工走进“教师大门”,门框上写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厦门大学为新入职的教职工举行入职典礼,这已经是第二次。
校方说,这是为了为弘扬尊师重教良好风尚,进一步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激励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今年秋季入职厦大有127名教职工,含专任教师、辅导员、专业技术人员、党政管理人员。
入职典礼充满了仪式感,地上铺上红地毯,新教职工在“引导师”——91岁的厦大资深教授张亦春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民汉的带领下,进入入职典礼现场,厦大校领导在门口迎接他们,和每位新入职教职工握手。入职典礼上,校领导为每位新厦大人佩戴校徽,之后带领新老师们宣誓。
和往年不同的是,校方邀请从教四十年的老教师参加典礼,新老师们向他们鞠躬,表示敬意。老教师代表向新教师赠送《南强师者》,这是讲述厦大从教四十周年教师的故事的书籍。
链接
厦大老教师分享任教故事:
上厕所要跑得比刘翔快
厦大哲学系教授徐梦秋向年轻老师回忆自己从教四十年故事。徐梦秋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从厦大毕业,并留校任教的。
他说,当时的厦门大学正处于改革开放之初的艰苦创业时期,物质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徐梦秋一家三口人住一间房,14平方米,煮饭的煤炉放在走廊上,公共卫生间在50米之外,他说,冬天夜里起来上厕所,“必须跑得比刘翔还要快”。
那时的厦大居然没有一个公共澡堂,腊月天也只能提一桶热水到公共卫生间冲洗,冷得直打哆嗦。他只好在卫生间大声唱歌来御寒,徐梦秋说,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开了抖音,但不能直播。
他说,我们熬过来了,挺过来了!还开创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厦大。
徐梦秋对年轻老师说,我对你们有羡慕、有一点点妒忌,但绝没有恨,只有爱!因为如果没有你们的继续奋斗,就没有厦门大学的明天,就没有百年老校的再创辉煌,而我今后的退休金也可能没有着落。
(佘峥 通讯员 戴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