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地方媒体 >> 正文
厦门晚报:立足本土文明 拓展国际视野 华夏文明与传播学中国化高峰论坛昨在厦门大学举行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8日 来源:厦门晚报

华夏文明与传播学中国化高峰论坛现场。

谢清果

如何让具有中国气质、中国风格与中国人文精神的中国传播学派在世界传播之林得以屹立?

昨日,第四届华夏文明与传播学中国化高峰论坛在厦门大学召开,本次论坛聚焦探索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推动了传播学本土化的研究。

5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 国内知名刊物主编参加

华夏文明与传播学中国化高峰论坛由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华夏传播研究会主办,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承办。与会学者深入研讨“华夏传播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共生机理,推进中国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自本届论坛征稿发布以来,得到了各大高校与学术科研单位的广泛响应,经过层层遴选,最终邀请5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来自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的华夏传播领域代表性学者以及国内知名刊物主编等也参加本次论坛。

构建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 华夏传播学方兴未艾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林升栋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构建中国自主传播学知识体系的重要一环,华夏传播学是在为构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体系的追问中诞生,并且在经历了萌芽、探索、创立、调整发展四个时期后,现已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四十多年来,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从陈培爱、黄星民等前辈肇始,已经开展了有组织的科研,构建“五史六论”为体系的华夏传播研究项目,并推动华夏传播研究正式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近十年来,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谢清果教授接续这一事业,先后创办了《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华夏传播研究》《中华老学》三本集刊,并联合全国同行于2018年成立了华夏传播研究会。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还获批省级“华夏文明传播研究生导师团队”,打造出贯通本硕博一体系教学体系,为构建本土传播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贡献力量。

声音

为中华文化走出去 贡献智慧与力量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华夏研究传播会会长谢清果:

中国大陆华夏传播学的开端,是从厦门大学走出来的,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追溯。我们连续举办了四届的华夏文明与传播学中国化高峰论坛,凸显了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重要特色。

本次论坛一是继续深入推进华夏传播学的理论和历史研究,二是深入探讨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策略,如何服务国家战略。

华夏传播研究不仅立足本土,同时也拓展国际视野,研究中华文明在海外的传播。这有助于增强中华文化自信与中华文化文明在海外的传播力、影响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贡献智慧与力量。

文/图 记者 林晓云

【责任编辑:宣传部外宣】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