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9日,“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建设2025年工作推进会(南部片区)暨全省高校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总结展示活动在厦门大学举行。
活动上,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师生带来思政微课《囊萤之光 红色八闽》,讲述福建革命历史及新时代厦大人投身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实践。在校地共建实践研学点签约仪式上,厦门大学12个二级学院与南部片区12个研学点签署共建协议,推动“一对一”结对共建。

会上发布了《全面推进“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建设(南部片区)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加快构建区域特色、福建风格的“大思政”实践育人体系。同时,全省高校学生“追寻领袖足迹 体悟优秀传统文化”寒假社会实践颁奖仪式为寒假社会实践中的优秀实践成果、个人、团队、组织单位颁奖。
“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试点建设于2023年启动,南部区域联盟由厦门大学牵头,联动厦、漳、泉多地建设研学实践区域共同体,目前研学点位已扩充至129个。厦门大学还设计八大研学模块,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并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签署闽宁协作行动计划合作协议,将“大思政课”育人新模式融入闽宁协作事业。
此次活动由福建省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试点建设协同中心主办,厦门大学承办。
(文/图 沈伟彬 通讯员 戴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