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地方媒体 >> 正文
厦门晚报:两位教授获颁“南强杰出贡献奖” 厦门大学上午举行建校104周年发展大会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6日 来源:厦门晚报

厦门大学建校104周年发展大会现场。

厦门大学今日迎来104岁生日。上午,厦门大学建校104周年发展大会在建南大会堂举行。厦门大学校主陈嘉庚的长孙陈立人、曾孙陈铭、曾外孙曾文正及其夫人彭敏惠出席大会。

厦大新百年征程迎来良好开局,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新成绩,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新气象。近年来,厦大推进“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发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越来越多厦大毕业生实现了高质量充分就业。据介绍,厦大赴国家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就业比例连续第九年实现正增长,培养的人才越来越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所盼。

厦大校长张宗益说, “自强不息”是厦大人的精神底色,“止于至善”是厦大人矢志不渝的追求。104年的深厚积淀让厦大更从容更坚毅,改革发展取得的新成绩让厦大更自信更卓越。站在新的起点上,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家队”,厦门大学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理应深入践行“国之大者”的使命自觉,坚定创新自强,紧抓创新机遇,在向新而行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大会颁发“南强杰出贡献奖”和“嘉庚奖章”。“南强杰出贡献奖”授予为厦大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优秀教师,是厦大授予教师的最高奖。今年,徐梦秋、郑南峰两位教授获此殊荣。

“嘉庚奖章”授予在创新竞赛、学术研究、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会工作或道德品行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产生良好社会影响并为学校赢得荣誉的学生个人,是厦大授予在校学生的最高荣誉嘉奖。本年度获奖的是社会与人类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房欣杨。

声音

看千帆过尽,迎万木盛开。无论我走到哪里,厦大永远是我心底最温暖的故乡。校主陈嘉庚先生是全体厦大人永远追仰的人生楷模。出走半生,蓦然回首,我终于明白,报国不一定要惊天动地、轰轰烈烈,发挥专业特长,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成果融入百姓生活,也是一种报国形式,那就是用行动践行“嘉庚精神”!

——厦大1989级化学系校友、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南大学教授林璋

我已在厦大学习、工作、生活了整整40年。如果人生还能够重来,我依然会像当年在本科毕业纪念册中留言的那样,毫不犹豫地选择在这座百年学府中继续受教、学习和“执夫子之业”。在人工智能勃兴的百年未遇科技大变革时代,教育可能是受到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有人说,AI不会取代老师,但会AI的老师将会取代不会AI的老师。这句话道出了AI时代一个文科教师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职业压力。“AI不会取代老师”,实际上是要求一个教师要与机器比拼,始终能够做出AI做不出来的创新性科研成果;而“会AI的老师将会取代不会AI的老师”,实际上是要求一个教师要与同行比拼,需要不断跟进AI的升级步伐,才能做一个不会被别人淘汰的人。

——厦大法学院教授徐崇利

(文/记者 郭文娟 通讯员 戴佩琪 图/记者 刘东华)

【责任编辑:宣传部外宣】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