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下午,12名来自厦门大学建筑与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社会与人类学院、艺术学院的学生走进沙坡尾社区居委会,与社区书记、社区规划师展开一场期待已久的关于“中埔花径”社区微治理项目的热烈讨论,从小巷墙面脏乱亟需美化需求出发,运用专业视角为如何打造“高颜值,聚民心”的老旧小巷提出了“厚植近邻理念,打造人人参与共建的沿线美景”“挖掘青少年力量,共同参与小巷治理”等建议。
这热闹的场景源于6月11日开展的社区规划师座谈沙龙,社区规划师曾志向结合前期调研情况,因地制宜策划出“中埔花径”项目,在座的厦大青年学子李晓萌听到分享后,马上联系了社工,“曾老师的项目和我们的专业很契合,希望能够一起推进这个项目”。于是,这支跨专业的青春合伙人队伍应运而生。
经过头脑风暴,社区、社区规划师、大学生、社工共同探讨出后续推进方向,青春合伙人团队将分工协作,发挥青年力量,深入社区,围绕“居民自治能力培育”“街巷焕新”两方面推进“中埔花径”项目,促成“老巷换新颜,近邻暖民心”。
校地共建合作,共促城市发展。以思明区携手市资源规划局在全市先行先试施行社区规划师制度为契机,4月底,思明团区委携手辖内“好邻里”厦门大学团委、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团委,联合思明区委文明办共同推出“青春合伙人”项目。这是思明团区委充分发挥近邻党建优势,着眼基层治理需求,助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创新之举。
思明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说,“青春合伙人”项目重点突出“供需对接”和“项目化运作”,共同探索“青春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项目梳理了7大类20余项的“蚂蚁帮家”社校需求服务清单供学子们认领。目前,已有34支队伍报名,认领19个项目,项目团队核心成员达190人。
在精准匹配社区需求的基础上,项目更注重培育青年志愿者的专业能力。思明团区委联动启福社工,面向青年志愿者开展社区需求调研的技能培训,并以团队形式展开实地调研,让项目团队设计服务项目申报书,以此与社区高效进行合作。
“团组织+青年+社区”——“青春合伙人”项目建立的互动体系,为思明社会治理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
去年,思明区入选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自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思明团区委积极探索团基层组织改革路径,赋能社会治理有创新,搭好供需平台,做好具体项目。充分发扬远亲不如近邻文化,思明团区委“以青助邻”,着眼社区实际需求,不断壮大社区治理多元化行动主体,让高校青年志愿者携手社区青年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建功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