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地方媒体 >> 正文
厦门日报:知名校友献策 厦门校友经济发展高峰论坛昨晚举办 四位嘉宾发表主旨演讲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02日 来源:厦门日报

厦门校友经济发展高峰论坛现场。(本组图/本报记者 黄嵘 摄)


嘉宾发言受热捧。

昨晚,厦门国际会议中心,“大厦栋梁”计划启动暨厦门校友经济联盟成立大会(简称“校友经济发展大会”)系列活动迎来首个重磅单元——厦门校友经济发展高峰论坛。

论坛以“携手同窗 共创未来”为主题,邀请到厦门大学校友,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原力生命董事长兼CEO孙勇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徐红星;浙江大学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学术所长朱永官;西安交通大学校友,360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等四位嘉宾线上线下发表主旨演讲。

四位演讲嘉宾都有两种身份,校友及业界领军人物。有嘉宾在现场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谈及对厦门这座城市的印象与期待,孙勇奎还分享了他在厦大读书时的老照片。四位嘉宾也是各自行业领域的大咖,带来前沿的产业发展风向、成熟的产业运作经验、深入的产业分析思考,以及对厦门发展相关产业的建议。

嘉宾们的精彩观点,为厦门搭建联通高校和地方、对接科研与产业、立足现实展望未来的高端交流合作平台,提供了有益参考。当下厦门正在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工程、科技创新引领工程,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快构建“4+4+6”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实现产业质量总量同步跃升。厦门期待与更多校友携手,与更多学府携手,推动高校资源、校友资源与厦门城市发展需求精准有效对接,实现城市、高校、校友在科研创新、招才引智、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厦门大学校友,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原力生命董事长兼CEO孙勇奎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需匹配的生态实力

一张在厦大芙蓉一宿舍的老照片,让孙勇奎回忆起在厦大的求学生涯,他讲述与厦大的深厚情感,以此为开端,分享他职业生涯中的行业经验,以及“中国创新药的历史使命”相关观点。在几十年如一日的科研道路上不懈求索,他先后获得美国总统绿色化学奖和托马斯·爱迪生专利奖。

孙勇奎指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医药经济体,近几年中,随着人们健康需求日益增长,政策红利出台以及医药人才海外归来潮,带动中国创新药的开局。同时需要注意到,我国创新药领域存在同质化竞争严重、真正能展示临床价值的创新药少、国际竞争力弱等问题。

“生物医药产业腾飞需要与之匹配的生态实力,”孙勇奎表示,整个生态的所有环节必须齐头并进,医药创新的核心是临床价值,应回归本质,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除此之外,资本、产业人才、政策环境、地方支持和战略协同都是创新药乃至整个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因素。

浙江大学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学术所长朱永官

城市绿色发展创造产业机遇

过去15年,朱永官一直在位于厦门杏林湾畔的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简称“城市所”)工作。作为目前在国际上唯一专门从事城市环境综合研究的国立研究机构,城市所立足厦门,为当地及国家可持续城市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大创新成果和系统性解决方案。

“中国城市化是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关键要素,城市化伴随着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费。”朱永官围绕多年来技术积累及未来发展方向,从专业角度分享了城市绿色发展的一系列产业发展机会,包括面向城市健康的大健康产业、碳中和产业、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等。

“未来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城市,我们要强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突出自然和人工的有机结合,加强物质的循环利用。”朱永官表示,这些都需要全链条创新和资本结合等商业模式来实现,与此同时,通过碳中和、大数据科学等相关颠覆性技术、产品和服务,以及个性化精准的大健康产品、城市体检系统等,创造前所未有的市场。

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徐红星

厦门可把智能制造和光电科技结合

从小孔成像这个最早有记载的完整的光学实验讲起,徐红星带来题为“光电科技和智能制造”的主旨演讲。“人类对光科学的探索从未停止。”徐红星说,光学技术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每三年,就有一个跟光学相关的诺贝尔奖诞生。在他看来,光既是技术又是信息,它使众多技术成为可能,又深度参与未来挑战。

“这个世纪是光的时代。”徐红星说,“智能光制造”正以超乎想象的方式活跃在新的领域、新的行业中。他分享了智能制造与光电技术的关系、光电科技在智能制造中的典型应用,以及自己团队的研究成果。在他看来,目前智能制造领域的光电制造有两大发展趋势,一是提升创新现有加工工艺,替代传统技术,促进自动化向纵深发展;二是与其他先进技术结合,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与人工智能,构建新的智能化应用领域,创造更大的产业空间。

在徐红星看来,厦门可以把智能制造和光电科技结合起来,推动厦门的各种主导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校友,360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

想来厦投资数字化安全医院

“很多人问我360这个名字有什么来历,我今天可以给大家透露一下。”周鸿祎说,“我们做数字安全的人就是希望360度安全无死角。”

做安全的周鸿祎在现场分享了许多不安全的案例,比如挖矿攻击、僵尸网络攻击、网站攻击等。“我天天都在琢磨什么事不安全,目的就是为了找出不安全的地方,去防范它,这样的话我们数字化进程才能走得更快。”

在周鸿祎看来,新时代,网络安全必须升级为数字安全,才能跟上产业数字化发展要求。“厦门正在打造4+4+6现代产业体系,我觉得非常有前瞻性,基础也打得非常好,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共同点,一定是把数字化作为整个产业发展升级的支撑。”周鸿祎说,“我们会投资在厦门建设一个数字化的安全医院,给厦门的政府部门、企业,特别包括这些做数字化的新兴产业,来为他们提供一整套的安全服务,比如说威胁的发现、风险的预测、应急的响应以及遇到攻击以后的止损阻断等,就像医院一样。”

(本报记者 郭睿 吴君宁)


【责任编辑:宣传部外宣】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