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经济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海兮采风”实践队抵达中国光大银行厦门分行就银行理财产品和居民理财状况进行交流采访活动。
我国居民个人理财在最近十年以来,经过了从单一向多元、从传统家政向社会理财、从国家理财向个人投资、从有形转向虚拟的转变,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突飞猛进的发展。“海兮采风”实践队把目光放置到银行理财产品这个藏有巨大市场潜力的项目之上,深入探索和分析消费者基于有限理性与非有效市场的投资倾向,分析消费者的各种自身因素如何影响其消费品的选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现存各种理财产品与消费者需求的吻合程度。
到达光大银行之后,实践队收到了行方的热情接待,并与理财师赵婧女士就调研主题展开探讨。
首先,本次访问结合近期信贷产品叫停、预期利率上升等热点问题,较为全面地了解到了现阶段厦门地区各类银行理财产品的分布比例、期限长短和具体销售收益率现状:信贷类和部分结构类产品的热度居高不下。以光大为例,此两类理财展品为该行理财业务的重点。在光大上半年的发行量中,信贷类理财产品占80%左右。而结构类理财受到股市、外汇等因素的影响,以保本型产品为主,发行较为萎靡,份额不到2% 。而从期限长度来看,市民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以中短期为主,一年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占据销售总额的80%以上。三天或五天等的超短期理财产品收到了良好的市场反应。
与此同时,访谈还涉及到厦门投资群体的特点。由于厦门居民接触理财知识渠道广阔,理财意识较高,而且针对银行理财产品门槛大多在10万以上,现阶段的投资群体的特征是:以20至50岁等个人资产较多者为主,相当一部分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的个人资产在20万至80万之间。
访谈中,针对市场上银行理财产品繁多但同质化严重的现状,赵女士也表示,提高服务是现阶段银行理财工作的重点。随后,赵女士同实践队分析了光大银行的优势和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对实践队给与了大力的支持和深切的期望。据悉,“海兮采风”实践队在近期内会走访其它银行,继续进行调研活动。
(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