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深入挖掘学生中的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强我校学风建设,发挥先进个人榜样示范作用,鼓励、引导青年学生励志成才,凝练、培育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1月5日晚19:00,“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者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漳州校区小报告厅隆重举行。五位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获奖者结合各自的成长经历、学习经验、实践创新和人生感悟,用自己的不凡经历注解着朴素的人生道理,讲述着自己不平凡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向大家充分展示了当代优秀大学生的形象。五位同学的报告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他们用质朴的语言和生动的事迹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学生,会场内座无虚席,掌声迭起,气氛和谐而又融洽。
学习孕育发展,实践创造人生,生命科学学院2006级本科生李一阳首先和同学们分享了她在大学期间的成功经验。她说,多走些路,多遇些人,多历些事,于成长有益,也会让自己变得更立体,更充实。她还表示将以更加勤奋的努力证明自己无愧是厦大学子,为南方之强增光添彩。
勤奋积聚智慧,坚持叩响成功,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06级本科生詹杭龙曾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学业总成绩及综合测评成绩均为全系第一名。他从学习、工作、实践服务三个方面介绍了他大学四年中的成长和收获。
科学规划未来,实力决定选择,法学院2006级本科生李曼佳曾任厦门大学漳州校区的学生会主席,她为大家讲述了在大学四年里如何将学生工作和学习做到平衡,并且做得出色。她用“因为我可以,所以,你们一样可以”鼓励在场的同学,对自己再严厉一点,用奋斗收获成长,赢得成功。
苦难预示奋进,困境激发斗志,医学院2006级本科生白丽曾作为厦门大学唯一的学生代表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国家奖学金颁奖大会。“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因为没有至善,所以我会一路自强。”她质朴、动情地讲述了自己如何在困境中挑战自我,战胜苦难,并奉献社会的感人经历,向同学们诠释了“阳光总在风雨后”的至理。
辛勤播撒希望,追求属于永恒,经济学院2007级本科生杨芊曾获CCTV-10第九届“希望之星 英语风采大赛”大学成人组福建省冠军,全国总决赛“希望奖”;CCTV-9“CCTV CUP”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福建省冠军,全国总决赛优胜奖。她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一个“垫底”生成长为一名优等生背后的辛酸故事。她用“竭尽全力在自己可能的维度里创造人生最大的价值”激励广大学生珍惜时光,努力拼搏。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在场的同学就自己在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难题和困惑一一与五位报告人进行探讨,五位演讲者为同学们做了耐心细致地解答。互动环节现场气氛热烈活泼,掌声阵阵,再次将报告会推向高潮。
报告会结束后,在场的一些同学簇拥在五位演讲者周围,进行亲切地交谈,交流听后感想,交换联系方式,有的同学还热情地请五位演讲者合影留念。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09级本科生蒋炳龙一直是站着听完报告会,他感慨地说,这场报告会听得很值得,感触很多,从学长学姐们的宝贵经验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他一定会努力,像学长学姐一样,充实地度过四年大学生活。
自2007年国家推行新资助政策以来,我校一部分各方面表现特别突出的优秀学生和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获得了奖励资助。这些力度大、覆盖面广、体系全的爱民惠民政策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立自强、勤奋学习的精神。
据悉,本次报告会是我校“和谐校园,青春先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校2009年学生德育讲坛的主题之一,多场报告会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对广大同学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自我教育的“生动教材”在广大学生中产生了强烈反响,真诚的讲述和真实的经历深深感染和激励着广大同学。近年来,我校学生德育讲坛紧密结合形势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关心的话题以及我校优秀大学生典型事迹开展“讲述”系列活动,邀请各类学生分享交流和成长经历,学生或以自身的切实感受,或围绕身边的“热点”和“焦点”话题,讲成长之路,述亲历之程,抒感恩之情,思成功之源,明肩头之责,立成才之志。2010年,学校将继续推出系列主题报告会,为青年学生树立可亲、可敬、可信、科学的榜样。
报告会由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厦门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共青团厦门大学委员会主办。漳州校区党工委副书记梁卫中,学生工作部(处)长林东伟,学生处副处长、漳州校区学生办主任郑建华,学生处副处长徐跃进,校团委副书记、漳州校区团工委书记张清榕等出席了报告会。
(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