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至7月4日,厦门大学能源学院组织新能源、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分赴福建省内多家知名能源企业,开展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和项目实践中拓展认知、锤炼本领、增长才干,将“知”转化为“行”,为未来投身国家能源事业、服务“双碳”战略目标打下基础。
专题赋能:触摸能源发展脉搏
能源学院把实习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结合学生成长需求,系统设计目标设定、实习主题、实践内容、实效评估等关键环节,从熟悉生产流程到完成指定操作,再到参与优化提案,螺旋式一体推进提升实践育人实效,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能源人才。
福建作为少煤缺油省份,经过长年发展构建起清洁能源为主导、各类电源协同发展的能源结构,能源产业发展快速。在老师的带领下,能源学院2022级、2023级百余名本科生以班级为单位走进11家福建能源企业,开展为期两周的实习实践。

同学们来到福清核电站、霞浦核电站、宁德核电站、漳州核电站等核电基地,学习核工业发展历程、企业文化、先进技术,感受中国核电“硬”实力;有的前往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国能神福(石狮)发电有限公司、福州国网营销中心等传统能源领军企业,了解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实践探索;有的到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创新航新能源(厦门)有限公司、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厦门分中心、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等新能源企业,感受新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和广阔前景。
“认知实习之旅让我深刻感受到国家能源战略的宏阔远大与科技创新的澎湃脉动。”新能源专业、2023级本科生叶炜豪在参观了福清核电站、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后表示,“认知实习直观连接了课堂理论与产业前沿,让我深刻感受到能源领域在国家发展中无可替代的核心作用,也让我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未来充满敬畏与期待。”

为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期间,学院还在中创新航、国能神福、福清核电、漳州核电、宁德核电等多家企业举行行业导师聘书颁发仪式,聘任具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深厚行业洞察力的专家担任行业导师;并与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实践基地及人才培养协议,为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颁发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牌匾。学院教师、企业行业导师、优秀校友汇聚合力,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将产业发展的最新需求融入育人过程。
沉浸学习:深化专业行业认知
同学们深入产业展厅、生产车间、控制中心、项目现场等,学习能源生产、转换、利用与管理等实际运用,通过了解不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发展历程、全球布局、技术应用场景等,认识新能源结构调整带来的产业布局变化,以及科技创新在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引领作用。

在中核霞浦核电有限公司,同学们参观了解中国核工业发展史、中国快堆技术研发历程、霞浦快堆项目进展,以及核能“三步走”战略和快堆“三步走”发展战略。通过观看快堆模型及其原理介绍,同学们对快中子反应堆的核心技术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在中核福清核电有限公司,同学们参观了科普展厅、观景平台,走进主控模拟机厂房与设备模拟体厂房,详细了解核工业历史传承、企业发展概况,了解“华龙一号”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创新优势和建设情况,还就反应堆压力容器模拟体等关键设备的工作原理等进行交流探讨。
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同学们实地参观生产车间,通过参观展馆学习高端电源UPS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场景、数据中心的发展特点及典型应用案例。“零碳馆”的能源基地、零碳园区、低碳生活等多个应用场景下的科研产品以及微网实验平台通过数字化地方式实时展示园区的光伏发电用电情况,令同学们印象深刻。
在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同学们实地参观了漳州能源的科普展厅、观景平台和机组主控室,近距离了解核工业发展成就、漳州能源发展历史以及核电机组建设情况,认识了漳州能源的规划布局、能源供应和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围绕核电产业的人才需求与就业前景进行交流。
实战训练:锤炼提升能力素养
丰富的实习实践让同学们对不同能源领域的工作内容、发展前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学们在企业工程师、行业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实践项目,进行模型训练、系统测试等工作,深刻感受了能源行业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高度的安全意识、严格的质量管理标准以及高效的组织运作模式,进一步加深对自身兴趣专长以及未来职业发展路径的思考。

在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厦门分中心,同学们聆听了关于软件开发流程、HIL市场及HIL实验室等专业知识以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状况与案例分析。同学们参观了国创中心翔安实验室的屏蔽室、控制室、电波暗室,并了解EMC实验室的工作内容和设备情况,还动手拼装了电动赛车,并进行了现场操作练习。
安全生产始终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安全意识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在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全国劳模黄小滨围绕职业健康防护和操作完整性管理体系,向师生们深入浅出地传授安全真经。学生们体验了专业消防器材的穿戴和使用,学习并实操了心肺复苏术(CPR),并通过模拟场景认识工作中潜在的危险,亲身体验安全防护装备和措施的关键作用,进一步提升安全防护意识。
在中创新航生产实习的同学们学习了从电芯制作到pack包生产完成的完整流程,亲身体验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每一个流程和细节,也了解到目前每个环节所面临的问题和改进方法。“我们积极协助工人师傅完成各项任务,熟练掌握了电池包制作的完整流程,对专业知识有了更直观、深刻的理解。”2022级本科生徐浩然表示。
2022级本科生郭昕睿在宁德核电机械部管阀科实习,实地观察核岛、常规岛及辅助厂房结构,深化了对核电厂原理的理解。亲身体验了高温密闭的工作环境与复杂的管道系统后,他说:“工作人员在严苛条件下坚守岗位,其专业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这次实习,不仅锻炼了我的数据处理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更让我跳出课本,从用户侧和系统运行的角度,深刻理解了储能在‘源网荷储’协同中的关键角色。”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级本科生郑烨峣在福州国网营销中心生产实习期间,参加了断面可中断用户核查分析,她直观感受到电网调度的复杂性,并认识到可中断负荷作为一种“虚拟储能”在提升系统灵活性上的巨大价值,“这与我们储能专业解决能量时空转移的目标高度契合。”
厚植情怀:强化坚定使命担当
将课堂搬到工业场景,开展有特色的体验式教学,将思政教育融入鲜活的生产实际,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实效,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情怀和工匠精神,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能源安全对国家发展、社会民生的极端重要性,以及作为未来能源人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在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一台“变废为宝”修复的压缩机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锈迹斑斑的旧设备经全国劳模张肇宏妙手翻新,成为实用的培训教具,不仅节省成本,更为青年人才培养提供了生动平台。师生们参观了张肇宏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聆听了张肇宏关于深耕石化仪表领域三十余载的宝贵经验分享,感受了数十年如一日保障装置安全稳定运行的匠心坚守。实地参观焊接、电气、仪控等实操训练室,对现代石化技能培训有了直观认识。
在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大楼,几位在宁德时代工作的校友分享了他们的工作经验。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了关于毕业实习、公司新人入职、大学学习、择业就业和考研读研等问题的真切建议。
霞浦核电公司的李竑翊带来题为《中国核工业,了解一下》主题讲座,他采用互动问答形式,回顾了中国核工业从“两弹一艇”的辉煌成就到实现核电“零”突破的发展历程,深刻阐述了核工业科学家以身许国的奉献精神。
“此次认知实习深度串联了能源产业链,我们在福清与霞浦核电基地,亲睹“华龙一号”机组与快堆研发的硬核实力,见证了三代核电技术的安全性与高效性;在福建联合石化学习到了大国工匠的匠人精神;在厦门国创中心参观前沿科研场景,助力产学研协同推动新能源技术落地。”2023级本科生昀鑫表示,“作为新能源专业学子,我既震撼于大国重器的技术高度,更深刻理解了‘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构建逻辑。未来我将聚焦核能与多能互补技术,为实现创新助力双碳目标做贡献。”
(能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