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10时,举国关注、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党的二十大是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报告。大会的召开令全院师生倍感振奋,学院党政领导、师生党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漳州校区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渠道认真收看收听二十大开幕盛况。

开幕会后,大家分别结合实际展开热烈讨论,表达了对新时代、新征程发展美好前景的期待。
学院党总支书记王艺表示,党的二十大是一次高举旗帜、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大会。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谱写新百年新篇章,绘就新发展新画卷,让我们坚定不移跟党走、矢志奋斗新时代,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擦亮中外合作办学鲜明底色,强劲教育开放动力,全力书写教育对外开放“奋进之笔”的厦大篇章。
在漳州校区主楼群3号楼报告厅观看的学院副院长甘森忠副教授谈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在艺术学科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具体实践中,我们要在借鉴国际上先进教育理念,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文化自信,把握好“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关系,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在学科建设中,与时俱进地进行文化创新,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为中华文明再创辉煌谱写新的篇章;在人才培养上,坚持在跨文化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中外合作办学优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在校党委党校第88期(学生)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班收看现场,学习班带队老师、辅导员马晓艳表示,从喜迎二十大到热议二十大,我们在这场盛会中充分感受到中国向上的力量,感悟到中国昂扬的速度。作为一名辅导员,有幸身在百年厦大,处于最好的奋斗时代,拥有广阔的奋斗平台。新时代新征程,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将认真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昂扬的态度、更积极的状态,知难而上,迎难而上,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在学院学术交流中心收看现场,2022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入党积极分子任静仪说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对青年提出殷切期望,青年人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00后的我们自信、开放、执着追梦,充满着青春正能量,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时代舞台无比广阔。未来的梦想在前、使命在肩,要实现梦想,担起使命,我们要刻苦学习、努力实干,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学院教工党支部和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分别在学院604会议室、401教室召开座谈会,热议观看二十大开幕会和聆听报告的心得体会。
副院长黄琛表示,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世界向何而去”的世纪之问,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着眼全人类的和平与进步,给出了振聋发聩的时代答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什么只有中国能提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的中国方案?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不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外交思想将继续引领我们,在教育对外开放的伟大事业中,不断寻求教育合作最佳契合点和最大公约数,打造国际教育的中国方案,推动全球教育治理体系改革,促进文明互鉴、增进民心相通,不断发挥教育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为弘扬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作出积极贡献。
环境设计专业主任钟贞表示,过去十年,国际国内环境巨变,我们每一个人都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总结前期的经验教训,在面对新的挑战时少走弯路,如何将过往奋斗的成果夯实,成为砥砺奋发、继续前行的基础,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大道如砥,道阻且长。在这个时代的重要节点,回望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二十大的召开是对中华民族百年奋斗的重要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总结,也为后续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主线。对个人而言,我们应该把握历史机遇,深刻领会我党的历史创造精神和实践逻辑,将个人发展融入学院发展,求新求变,合作共赢,锚定目标,把握方向,尽力为我校在下一个百年的建设添砖加瓦,积跬步以致千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行之不辍。
团委书记廖炜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内涵丰富、意义重大,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倍受鼓舞,也深感使命在肩。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结合青年学生成长规律,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将“小我”融入“大我”,与时代同频共振,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外事秘书周可心结合自身岗位工作实际谈到,要提高政治站位,践行使命担当,增强政治敏锐性。要主动融入大局,在日常外事服务管理工作中,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和厦大故事,助力展现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厦大形象。要立足时代机遇挑战,坚持奋进有为。国际形势越是复杂严峻,学院外事工作越要保持定力,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在一丝不苟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还要致力顾大局、强交流、促发展、把握主动权。要增强安全意识,规范管理各类涉外工作,确保将学校关于外事工作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环境设计专业2021级本科生、入党积极分子戴钰文激动地说到,收听完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我深受鼓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沿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时间轴,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灿若星辰,融汇成一脉相承、绵延不绝的精神史诗。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要努力肩负起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积极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把设计梦想牢牢扎根在祖国大地上。
学院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通过专题学习、座谈讨论、实践观摩等多种形式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创意与创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