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要闻 >> 正文
厦门大学革命史展览馆:独具魅力的红色“聚宝盆”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2日 来源:

建党98周年庆祝日之际,厦门大学革命史展览馆再一次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其实,即便是在平时,展馆每天也会迎来大量观众。正式开馆三年多来,它已成为学校红色文化基因培育与传承的重要阵地,成为厦门大学校园独具魅力的一抹亮色。

用好用活红色资源

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厦门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红色的基因。1926年,中共厦大支部在囊萤楼成立,这是福建省第一个党支部,从此,在支部书记罗扬才的领导下,厦门大学党支部在与人民革命共同奋斗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厦门和闽西南地区建党的播种机与人民革命运动的核心力量,铸就了一面革命精神的光辉旗帜。

2016年4月,厦门大学革命史展览馆正式开馆。

为承续革命传统,学校党委始终怀着崇敬感情,多年来通过各种庄重的纪念活动和宣传形式,展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学校党组织的光辉历程,铭记革命志士的丰功伟绩,宣传罗扬才烈士的革命精神,激励后来者与时俱进,为理想矢志奋斗,让囊萤圣火永放光芒。特别是在2016年,厦门大学支部成立90周年之际,厦门大学革命史展览馆在同安楼一楼正式开馆,展馆设六个展厅,分“八闽革命摇篮”“坚持红旗不倒”“抗日救亡基地”“东南民主堡垒”四个单元,全面展示1921年至1950年厦门大学师生反抗外来侵略、拯救民族危机、加强党团建设的奋斗历程。谈及建馆初衷,校党委书记张彦在开馆仪式上这么表示,“建设革命史展览馆,就是要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弘扬厦门大学光荣革命传统,学习先辈为崇高理想坚定不移、为革命事业坚贞不屈、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在各自岗位上创先争优,为实现厦门大学‘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用红色资源育人育心

今年6-7月间,我校管理学院党委精心策划,组织开展了庆祝建党98周年新党员教育系列活动。学院新党员、老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一起参观了厦门大学革命史展览馆,重温厦大人自强不息的革命岁月,接受共产党光辉历史的精神洗礼。在一张张图片、一份份文件、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面前,师生们细细体会着革命先辈为理想信念矢志不渝、为革命事业誓死不屈、为群众利益坚持不懈的担当奉献精神。硕士生新党员张馨予动情地说:“重温党史,让我深受教育。入党,就是一份承诺。作为党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学习党章、尊崇党章;作为大学生,要敢于承担责任,勇做模范。”本科生新党员庄海龙则说,看着一个个革命先烈走过的路,深深感受到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深深感受到和平年代也要有忧患意识,也不能忘了我们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我们应当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一步步走向未来。

管理学院的新、老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革命史展览馆。

管理学院党委在新党员中间开展的这一教育活动,绝不是个例,只是厦门大学革命传统教育的一个小小缩影。这些年,校党委创新红色教育模式,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感人案例,“动之以情”地讲好红色文化故事,让红色文化给予师生更丰富的情感和心灵触动。革命史展览馆是全校各单位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首选之地,无论是新生,还是新党员,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在这方天地里,了解厦大革命史,感受厦大人的革命情怀。

除了是师生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基地,校党委还招聘、培养了一批革命史馆学生讲解员,他们的每次讲解,是一次自我教育的机会,也是一次传播厦大革命文化的机会。

苏心怡,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在学校招革命史展览馆讲解员时,她报名并被留了下来。作为学生党员,她很珍惜这份荣誉,也很在乎每天如数家珍般地一遍遍讲起那些红色记忆。

苏心怡说,刚开始讲解时,自己特别紧张,有一次,一位来宾问了展板上的一个字念什么,把她问住了。这让它触动很大。事后,她更加细心地熟悉讲解词,并借来许多材料,“恶补”更多知识,在她看来,这样可以丰富讲解内容,做到“因人而异”。“讲解不仅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而是要用心交流,讲出自己的风格。革命史展览馆是厦门大学革命历史的载体,我们要熟悉它,更要通过一次次的讲解,带领观众追寻这段岁月,向观众传递正能量,使厦门大学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苏心怡如是说。

苏心怡的体会,其他学生讲解员也有同感。何欢说,我校有这么丰富的红色资源,这是每个厦大人的荣幸,讲解员们有责任研读、传承这段历史,继承革命精神,让这些红色故事永传,永远激励人向前。

让红色资源辐射社会

这些年,不仅是校内师生,越来越多的校外单位和个人也选择厦门大学革命史展览馆作为党史教育的重要场所。各级领导、革命先烈家属、政府机关人员、企业人员、高校师生、中小学生、普通游客,每天千余人走进这块“红色宝地”。他们或行或静,时而走上前去仔细观看,时而也低声讨论,交换感想,时而掏出手机,珍藏那一板板写下英雄事迹的展板。革命史展览馆,留下了上级领导的殷殷嘱托,留下了观众们的真切感受:

——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书记王宁在担任省委组织部部长时前来参观,他说,“多年来,厦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艰苦奋斗、拼搏进取,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希望学校更好地宣传这段历史,弘扬学校优良的革命传统,激励广大师生员工不忘过去,开创未来。”

——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胡昌升,市长庄稼汉表示,“厦门大学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丰富人文精神,令人自豪,让人振奋。”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柯瑞文,副总经理高同庆表示,“革命精神代代传承。厦门大学师生所展现的爱国精神和责任担当将激励通信人在新时代一马当先、勇挑重担,不断前行。”

——一位厦门市直机关工委的党员干部说,“要坚定理想信念,把参观过程中所受到的感动和激情,转化为未来道路上干事创业、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

——厦门自贸区党工委班子成员和党员们表示,缅怀革命先烈,是为了锤炼党性修养,从党史中汲取营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前行,当好厦门市坚持高质量落实赶超的“排头兵”。

——一名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的老师说,“参观革命史馆,就要不断赓续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共产党员的初心本色,勇担强军兴军的时代重任。”

厦门市青少年宫全体党员参观革命史展览馆。

——厦门市青少年宫主任、支部书记盛力群说,“支部专程组织全体党员来厦大,共同追忆革命先驱不懈奋斗的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党员们表示,要继承革命先辈光荣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承诺。”

——厦门市湖里区华悦学校王欣同学说,“要铭记历史,向先辈学习,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勇于追梦,用奋斗书写人生的华美乐章。”

——游客张先生说,“原先打算走马观花看看厦大风景,不想一进门就被革命史馆给吸引住了,当我静下心来感受、追忆那段红色峥嵘岁月,学到很多。”

……

这样的感受,还有很多很多。据不完全统计,三年多来,革命史展览馆接待参访团队600多个,访客8.5万余人次,自由参观的散客累计90万人次,此外,通过电脑、手机访问厦门大学网上展馆,随时随地、身临其境地观看、了解红色文化资源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今年5月,厦门大学革命史展览馆入选福建省首批“关心下一代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基地”和“厦门市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基地”,这个红色“聚宝盆”正在发挥着更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93年前,那照亮书本的囊萤之光,在大时代的滚滚洪流里,成为照亮真理之光,揭开福建革命史的崭新一页。抚今追昔,93年后的今天,这永恒不灭的囊萤之光,这庄严肃穆的革命史展览馆,必将在新时代的璀璨阳光下,激励后来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投身学校“双一流”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谱写新篇章。

(文\宣传部 陈浪 图\庄华,部分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责任编辑:陈浪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