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要闻 >> 正文
三地连线 共庆佳节 “迎新年 闹元宵”主题元宵灯会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20日 来源:

2月19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如约而至。夜幕刚降临,思明校区、翔安校区、漳州校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再一次被红火的节日氛围笼罩。厦大人在此刻共同迎来了“我们的节日·春节”的收官之作——“迎新年 闹元宵”主题元宵灯会。

晚上7点,在校党委副书记林东伟一声令下,“迎新年 闹元宵”主题元宵灯会正式拉开序幕。本次元宵灯会由元宵灯展、元宵灯谜会、舞台表演、“年味”系列活动、校区连线互动等环节构成,首次实现了三校区连线全球直播。参与者不仅能赏花灯、猜灯谜,还能一览传统文化表演的精彩纷呈,亲身体验传统民俗的趣味无穷,可谓是一举多得。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元宵主题灯展无疑是最吸人眼球的区域。在思明校区,从三家村广场延伸至科学艺术中心,结合校园文化专门设计的特色花灯与嘉庚式建筑相得益彰。在翔安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变身为灯海,将校区学科重要布局、学院特色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在漳州校区,86盏造型各异、创意迭出的花灯沿道路两侧排开,传递暖暖春意。值得一提的是,漳州校区元宵灯会与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举办,整场灯会不仅充分体现校地共庆特色,而且深度展现了闽南传统文化特色。

这些参展的花灯由学院/研究院、机关部处、直属单位等单位制作,从花灯自身的看点中亦可窥见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翔安校区党工委、管委会的花灯设计以建南大会堂为背景,以校区德旺图书馆为近景,体现了一脉相承的学校历史传承和文化特色,其还通过中外师生群像、嘉庚号科考船、大飞机、DNA螺旋模型和石墨烯化学键模型等元素,展现了校区现有的功能定位、学科特色、国际视野等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设计的元宵花灯以一册翻开的“书本”为基本造型,覆盖祥云图案,表达了对厦大学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殷切期望,展现了以一流学生工作、服务一流人才培养的工作理念。“书本”背面分别展示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工系统主题活动拟实施的六大工程;嘉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制作的方形花灯的灯顶仿自漳州校区主楼群楼顶,同样具有浓浓的嘉庚建筑特色……

行走于主题灯展中,可以看见,有的正忙着自拍,有的则通过视频通话与家人分享校园热闹场面,有的身着汉服与传统悄然融合……建筑与土木学院的留学生艾和伟来自喀麦隆,他告诉笔者,他对红彤彤的花灯印象深刻,在活动中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为此“特地穿了粉红色衬衫前来”。维吾尔族姑娘努尔帕夏说:“此次留校过年,感觉正月十五比大年初一还要热闹,今天的活动形式多样,大家在一起团聚热闹,气氛真的非常棒。”嘉庚学院2017级本科生韩晓政说:“以前我都会和家人一起看花灯。今年在这里和小伙伴们一起观灯,感觉也很温馨。元宵花灯会,我们不仅观赏了花灯,更进一步了解了传统文化。”

将目光移至舞台,整整两个小时,三校区各自送上了看点十足的演出。在思明校区,《祥狮献瑞》通过传统舞狮一下子将现场的气氛推至高潮,舞蹈、陶笛、越剧、木偶、琵琶齐奏、武术表演、诗朗诵,目不暇接的节目类型不仅将“年味”展露无余,还热情表达了厦大学子的拳拳爱国之情。在翔安校区,不仅有学生艺术团的表演,还引进了翔安区委宣传部、区文联及周边社区的民俗表演,地道的当地民俗引得在场师生阵阵高呼。在漳州校区,文艺节目以欢乐和古风为主线,互动环节加入了乡味和趣味,力求打造有质、有趣、有味的舞台艺术作品。

外文学院的张之蓝来自中国台湾,她与港澳同学一起为大家献上了一曲摇滚味十足的《龙的传人》。她告诉笔者:“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我感觉很惊喜,很有‘家’的感觉。演唱这样一首弘扬中华文化的歌曲,也让我体会到身为中华儿女的骄傲。”周洋是管理学院大一的新生,作为内场疏导人群的志愿者,脸上洋溢着快乐与新奇。周洋说:“这是自己来到厦大的第一个元宵节,也是第一次不在家人身边过的元宵。本来还觉得有些遗憾,但是能为学校师生服务,且能欣赏到平日里见不到的舞狮、木偶表演,就觉得学校也像个大家庭一样,虽身处异乡,但也感受到了浓浓的团圆氛围。”

“你盖了几个章了?”从舞台往外看,主题游园活动的精心编排引发许多人排队体验。“礼敬传统”与“歌颂祖国”无疑是其中两大关键词。

怎么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呢?在活动现场肯定能找到答案。观众可以在不同摊位体验踩高跷、剪纸、夹汤圆等互动小游戏,也可以感受传统文化社团手把手教授的京剧画脸谱体验、吹陶笛体验、茶艺表演等。有心者能发现,三校区在体验活动中既有相同,又各有亮点。翔安校区的花灯DIY制作区、传统美食区等具有浓郁中国风,“年味十足”让外籍师生啧啧称叹。漳州校区则把有“民俗文化味”的特点从舞台上延续到舞台下——漳州水仙花展示、漳州木偶头展示、木版年画体验、捏面人制作、灯笼DIY脸谱DIY等区域吸引了大批游园师生、开发区民众驻足欣赏、参与。

猜灯谜是元宵佳节的重点之一。在活动现场,灯谜区犹如擂台般引得师生轮番挑战,不到两个小时,谜底大部分都被揭晓,但观众们仍旧饶有兴致地参观讨论。值得一提的是,在主舞台现场,退休老教师林玉明亲自上台为在场师生回顾灯谜历史,讲解相关知识,一二三等奖的灯谜在现场提问并决出,答案则与厦大元素紧密结合,例如,“千门万户曈曈日”是活动当晚灯谜一等奖谜面,要猜的是“脱靴格·问候语”,不到一会,就有同学登台答出。

来自塔吉克斯坦的李小龙是海外教育学院2018级汉语进修生,这是他第一次在中国过元宵节,他兴奋地说道:“比想象中还要更加热闹有趣——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最令我兴奋的是舞龙表演,雄伟的气势和生动的舞姿都让我印象深刻;最有趣的是猜灯谜,例如,谜面是‘太阳西边下,月儿东边挂’,把‘太阳’和‘月亮’组合在一起,谜底就是个‘明’字。这种玩中学、学中玩的方式,让我重新认识了汉字,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是太有魅力、太有趣了。今后我要多参与、多体验传统节日的习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为了激发青年学子心中的家国情怀,主办方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设置了“我心中的祖国”和“青年大学习”两个专区,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有趣的活动中,希望借此鼓励青年学子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有参与者向笔者表示,在地图上找出革命老区不仅趣味满满,也涨了知识,对“我心中的祖国”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漳州校区设置的“学习路上”答题板块同样热度不减。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本科生韩晓雨在“学习路上”停留了许久。她不仅踊跃答题,还鼓励周边的同学积极参与。对于这项活动,她颇有感悟地说:“今年是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学习路上’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五四精神’的理解,也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样的活动既有趣,又有意义。”

“这直播连线有春晚的感觉!”三校区同期举行元宵灯会,通过连线向全球直播,借由互联网实现多校区互动。因为媒介的力量,在校师生、来自五湖四海的校友以及关心厦门大学的社会各界朋友在元宵佳节联结在了一起,截至发稿,观看人次已超十三万。在直播中,观众可以同思明校区的师生一起解灯谜,可以品尝翔安校区现场制作的美味汤圆,亦可以观赏漳州校区惟妙惟肖的木偶戏表演……三个校区被串联在一起,“跨越时空,之间没有了距离”。

化学化工学院研一的王同学在思明校区接受笔者采访说:“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连线翔安的环节,翔安的各个学院花灯都非常漂亮,再加上芙蓉一楼前的一排,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多那么美的灯笼。”翔安校区学生办秘书陈伟则谈到:“作为一名学生工作干部和参与翔安校区元宵灯会的策划者,见到灯会和游园活动现场人潮涌动,中外学生和各族同学乐在其中,线上线下都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心情十分激动和自豪。今晚的全球网络直播和三个校区连线,把全球厦大人的心联结在一起,同心共贺传统佳节,共祝母校事业蒸蒸日上、祖国繁荣昌盛!让我们同为奋斗者,共创双一流!”

为了深入挖掘以春节、元宵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强烈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以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校精心策划了“迎新年 闹元宵”主题元宵灯会,这也是“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据悉,学校别出心裁地将厦大校歌中“爱无疆”所承载的“爱”与感受春节阖家团圆的“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结合起来,不遗余力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旨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学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为广大师生员工营造了浓浓的“年”味氛围。

(文/宣传部 林济源 学生记者 王舒雅 供图/ 宣传部 翔安校区 漳州校区)

责任编辑:林济源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