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7日下午,学校在颂恩楼215会议室召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学习研讨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建发,校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党校、社科处等相关职能部门、部分学院党委书记,以及我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课题组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党委党校副校长高和荣主持会议。
会上,社科处处长陈武元,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有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郑树东、海洋与地球学院党委书记邱七星、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黄鸿德、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刘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肖斌,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环境与生态学院教师黄凌风、经济学院教师赵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苗瑞丹、法学院教师孙丽岩先后发言。大家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和研究领域,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祖国统一、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建设良好生态文明、加强全面依法治国、坚定文化自信等多角度畅谈了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学习心得,交流了推进学习贯彻工作的思路方法。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与前期出版的第一卷,构成一脉相承、有机统一的整体,书中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脉络和主要内容,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权威读本。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学深悟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并将其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中,努力为中国梦的实现和学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双一流”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李建发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与推进中央巡视整改工作结合起来,与谋划推进“双一流”建设结合起来,不断从理论上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领会,从实践上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指导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开展。全校上下要精心组织学习培训。要做好周密的学习计划。党委中心组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先学一步,先学一层。校院二级党校要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作为各类培训的必备教材和必训内容。党支部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深化学习。要深刻领会思想精髓。要认认真真学,原原本本学。通过学习,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深入开展宣传阐释。组织理论报告员和讲师团结合各专题内容展开宣讲,推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和研究阐释,推出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同时,校园媒体要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宣传,及时报道全校各单位学习贯彻情况,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宣传部 文/曹熠婕 图/庄华)
原声回放: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体系结构完整,内容十分丰富,思想博大精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需要下大力气学习,方能有所收获。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要坚持“理论学习很重要”的观念,要坚持服务“中心”的方向,要做好规划更要狠抓落实,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职业生涯中,对工作负责是最基本的要求和做人原则,具体而言,我们应该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忠于职守,以敬业为基础,以乐业为前提,以勤业为根本;尽职尽责,从现实和小事做起,注重能力培养,勇于创新,树立正确的事业观;乐于奉献,坚守岗位、兢兢业业,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社科处处长 陈武元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有四个方面让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是,这部著作的主题是回答重大时代课题,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总任务是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党的积极作为的表现。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建设规律的体现,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四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个性化语言令人印象深刻。比如,讲个人经历,讲故事,善用历史典故,接地气的语言等等。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讲,如何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习近平总书记的表达方式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张有奎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视点要求,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书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坚定文化自信是书中一重点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源头和活水,秉承了交融借鉴,取长补短的文明进步原则,积极汲取了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积极借鉴各国治国理政的经验,展现出恢弘的全球视野和博大情怀。
——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 郑树东
“五大发展理念”是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五大发展理念首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回答了“为谁发展”、“发展什么”的问题,这一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个人认为,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地方工作的经验总结,来自于他对国家发展深层次问题的战略性的思考。
——海洋与地球学院党委书记 邱七星
在学习中,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落实新部署和践行新思想统一起来学习理解。结合实际情况,切实找准学院工作的交集点、切入点、结合点。具体来讲,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融入学校、学院“双一流”建设全过程,与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有机融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将党和国家的事业与学院自身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实现伟大梦想做出贡献。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黄鸿德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99篇重要著作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轨迹、主要内容和丰硕成果,是我们学习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权威读本。作为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学院的党委书记,我不仅要带头学理论,读原著,发挥学院党委班子的示范带动作用,而且要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重要内容,推动十九大精神“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进培训、进读本”,发挥学院学科优势,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阐释和准确解读,为深入研究阐释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作出厦大公事人的学术贡献。
——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 刘弢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看: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其中的一切都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结果。其次,一定要认识到,党的领导是和具体的工作相结合的,不能把党的领导变成和实际工作相脱离的另外一套;第三,要全面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党的领导的真正加强的标准恰恰是有利于推进具体业务和具体的学习工作,这才是真正把握好党的领导的大方向。
——宣传部副部长 肖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选了99篇文稿,分了17个专题,其中包括“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这一专题。第二卷在这一专题中选了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港澳台问题的三篇具有高度代表性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基本方略的思考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特征、宏观的战略性特征和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台湾研究院副院长 张文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要有学科支撑,要有先进的学科技术,高校环境生态学院在专业领域研究如何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责无旁贷。今年,我校生态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这对我们是一种激励和鞭策,今后我们要继续瞄准国际前沿,服务国家需求,开展生态学等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生态学学科。
——环境与生态学院教师 黄凌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趋于成型和稳定,经济建设矛盾的主要方面,又相对地转回到发展生产力这一方面。不过,为推动尚不平衡不充分的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仍需要改革,需要将既有的经济体系现代化。社会发展无止境,改革也就无止境。改革需要抓住机遇,需要政治勇气,也需要理论创新。全面深化改革,还要作系统思维,要注意整体协调。
——经济学院教师 赵建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要做到以下几个相结合,一是与第一卷内容结合,具有整体性、历史性和延续性特点。二是与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当前进行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结合。这有利于在学习过程中抓住重点,具有侧重性。三是与本职工作结合。即结合教学、科研,体现学习、宣传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苗瑞丹
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阐述了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策略、路径,对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提出了三个肯定性的总体方向:一是高度肯定宪法在治国理政中无可撼动的中心地位。二是宪法的生命贯穿治国理政的全部过程。三是要将实施治国理政路径具体化为依法治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依法治国中处理好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明确了党在建设法治中国中的角色、地位,同时指出,依法治国一定要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和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的关系。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
——法学院教师 孙丽岩
责任编辑:曹熠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