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1至12日,厦门大学2020年暑期研讨会在翔安校区召开。会议深入研讨事关学校改革开放大局的若干问题,对学校近期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校党委书记张彦、校长张荣出席并讲话。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迎接建党百年和建校百年为契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总结“双一流”周期建设成果,科学谋划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一流学科、队伍建设,不断开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局面。
参会人员围绕“总结‘双一流’第一周期建设成效,明确下一阶段改进重点任务和要求”“谋划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推动学校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以一流标准、一流状态、一流文化推进百年校庆各项筹备工作”“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实施卓越科研战略,以一流科研服务科技强国建设”“进一步深化人才体制改革,激励一流团队和一流人才产出一流业绩,做出一流贡献”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展开交流研讨。

11日上午,校党委书记张彦作题为《坚持一流标准 展现关键作为 在冲刺百年奋斗历程中创造佳绩》的主题报告。他指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全面恢复教育教学秩序,扎实推进本学期各项工作,任务艰巨。全校上下要进一步增强担当作为的责任感和干事创业的紧迫感,集中智慧、汇聚合力,攻坚克难、改革创新,携手描绘宏伟发展蓝图,汇聚全校合力推动更好更快发展,不断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局面。
结合我校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张彦强调,要坚持大处着眼,把握一流大学建设的方向大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主动适应新形势,准确把握新方位,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努力走到“国家队”前列,充分发挥福建高等教育“排头兵”的作用,当好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的探索者;坚持对标一流,探索学校改革发展的理念思路。充分激发师生干事创业热情,促进校内外形成有效循环,推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实现速度与质量、水平与贡献、开放与衔接、活力与秩序的有机统一;聚焦关键环节,提升办学治校能力,正确处理好规划编制与执行的关系,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实落地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正确处理好校部机关与学院的关系,继续推进“院为实体”改革,提高学院自主办学的意识与能力,职能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提供高质量服务。正确处理好校区协调与一体联动的关系,使各校区学科关联度更加紧密,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正确处理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关系,构建系统完备、结构合理、成熟定型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加强党的领导,提升党建对各项工作的引领力。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开展“四史”教育,更好地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听党话,坚定跟党走。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立完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持续打造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升引领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打造引领发展的良好环境,让“爱校荣校、改革创新、团结协作、包容共享”的价值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让师生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11日到12日上午,部分校领导作专题报告。
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李建发作题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打造一流校园文化 做好百年校庆筹备 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的报告,部署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重点任务,介绍百年校庆筹备工作进展。
校党委副书记赖虹凯作题为《提升学生社区治理能力,为人才培养提供新发展动能》的报告,指出要坚定持续推进学生社区建设,让学生社区成为立德树人重要平台,成为实现学校安全稳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副校长叶世满作题为《牢记初心使命 坚守至善追求 强化对标对表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关于我校“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愿景规划的若干思考》的报告,强调要瞄准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加强政策分析研究,注重对标对表谋划,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把握工作时间节点,努力编制好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
副校长江云宝作题为《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人才队伍 全面提升人文社会科学水平 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报告,就新时代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繁荣人文社会科学提出思路举措。
副校长周大旺作题为《开启厦大新百年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新征程》的报告,结合落实中央和教育部最新精神,提出我校新百年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主要改革措施。

11日晚上,与会人员分成6个小组,围绕会议主题,结合报告内容,联系本单位和自身工作实际进行了深入研讨。12日上午,小组代表进行分组讨论汇报。
大家一致认为,在迎接建校百年和科学谋划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关键阶段召开本次暑期研讨会非常必要,意义重大。研讨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振精神、增强信心的效果。
12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杨卫应邀作题为《中国高校迈向一流之路》的专题报告,介绍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的遴选认定过程和方法,对我校“双一流”下一周期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校长张荣以《聚焦重点任务 展现关键作为 在推动学校改革发展中践行初心和使命》为题作主题报告。他指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深刻影响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发展环境。我们要提高战略思维,大局思维和创新思维,强化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担当意识,坚定发展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百年校庆到来,努力开创学校“十四五”和“新百年”发展的新局面,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做出新贡献。
张荣总结并肯定了我校“双一流”建设第一个周期的建设成效。他强调,“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学校“双一流”建设要着力从人才队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四个方面求突破。要打造卓越人才体系,深入实施卓越人才战略,推动人才体系优化升级,促进四支队伍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人才人事体制机制改革提质增效、人才服务保障提质增效,充分激发人才队伍建设活力;要打造一流学科体系,构建符合厦大目标定位、面向未来发展方向、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学科体系,巩固学科优势,凝练学科方向,强化学科特色,把学科建设资源有效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以新谋划、新思想、新理念、新实践、新范式大力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商科、新文科建设;要打造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交叉融通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打造融合贯通的本科课程教学体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贯彻落实好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研究生教育各项重点任务落细落实;要打造一流科研创新体系,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全面落实文科提升计划,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张荣特别指出,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是“四位一体”的系统工程,要以“大视野、小切口”的思路,“点面结合”,动员全校力量,为“点”上的发展提供支撑,要推动学科专业体系的重组再造,做到“出口好衔接,向上能兼容”,要推动学术组织的改革,使传统课程呈现新的组织模式,焕发新的生命力。
校领导,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学校中层正职领导,学部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会议。
(宣传部 文\陈浪 图\庄华)